《竹石图》是元代画家谢庭芝创作的绢本水墨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绘坡草湖行,疏竹几竿,竹叶下垂,如沐雨露,独具逸志。笔墨秀健,浓淡相间,湖石造型挺秀,以淡墨勾勒,加以渲染。 [1]
此画右下角画一块巨大湖石,上端分开,右边湖石顶部呈尖角,左侧湖石上端较为平缓,湖石上大下小,向左倾斜,湖石后倚石有疏竹两竿,右侧一竿高耸直指,左侧一竿向左上伸展,造成右高左低的形势。翠竹枝叶茂盛。竹叶的浓淡、向背、前后、疏密、左右,俱各有致。画面下端坡石上有几株丛竹和几簇兰花,新笋数枝破土而出。兰花茎叶青翠,兰叶挺拔向外舒展。
画幅左侧有作者自题:“至元五年冬十月仲和”。下钤“谢中和氏”、“任阳民”印多方。 [2] [3]
创作背景
元代画竹大家有李衍、李士行、吴镇、柯九思,画作大多数以水墨为主,此图作者谢庭芝也擅画墨竹。可见画竹成为当时文人必取的题材和技艺。该图作于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 [2]
艺术鉴赏
此画结构平中求奇,紧密严谨,竹叶的布局疏密有致,毫不紊乱,湖石后的几株墨竹,竹竿和竹枝线条挺坚,用笔比较实在有力,竹叶画法继承宋文同的传统,浓淡墨一笔而成,“墨深为面,淡为背。”兰花的茎叶,也用浓淡墨一笔而成:巨大的湖石造型奇特,玲珑剔透,石的画法不是用线条勾勒,而是通过浓淡墨的晕染来表现,把湖石的多窍和多层次的奇特形状一一刻画出来,充分体现了石质的尖峭和立体感,对兰、竹起到了烘托的作用。此画在水墨环境的映衬下,图中的修竹显得亭亭立玉,青翠悦目。谢庭芝的画存世极少,此图为谢氏墨竹画中难得的佳作。 [2]
历史传承
此画曾经清代收藏家孙承泽收藏。 [2]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
谢庭芝,字仲和,号云村,江苏昆山人,元末人。工诗,擅书画。尤擅长画墨竹,亦能画山水,传世作品极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