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为棕黄色,上面印有白色山水图案。纸张被裱糊在以硬白纸为基础的双面灰白色暗花绢上。本品共有四幅,可以组合成为一套“四扇屏”,每幅的规格、颜色与品质相同,既可以单独成图,亦可将其串联成为大幅完整的山水图,这种连景图被古人称为“海幔”,又称“通景屏”。其中第三幅的右上角贴有宣纸条,上有朱红色篆文印章“乾隆五十有七年(1792年)遂初堂初氏记”13字。原产唐代宣州(今安徽泾县一带),故名。其纸质洁白细腻,不易虫蛀,色泽经久不变,是中国的一种高级书画用纸。宣纸分生宣和熟宣两种。熟宣是用矾水加工而成,水墨不易渗透,适用于在其上工整细致地描绘和反复上色,常用来画工笔画;生宣则容易渗透水墨,能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多用于写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