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绳纹管提笔,通长28.3厘米,斗径2.9厘米。笔头为褐色笋尖式。笔管青玉质,浮雕旋转状绳纹。笔斗壁上阴刻四枚荷瓣,宛如荷花盛开,管顶圆雕的荷苞与之呼应。笔头与笔管通过金属连接,笔斗的颈部镶嵌数颗红色宝石及金属装饰。此种工艺富有浓郁的痕都斯坦风格。笔管的玉色较笔斗略显浅淡,但工艺风格与笔斗浑然一体。此笔管乃清宫旧藏仿痕都斯坦玉雕风格的作品,是清代毛笔艺苑中吸取外来文化的典型之作。也称绳纹。是由两条、四条或更多的线条扭结成绳索状的纹饰。

亦称斗笔,在笔管的末端加以覆斗状的笔槽,以增大笔毫的容量。这类毛笔适用于书写匾联碑额等大字体。因字形较大,多悬肘提笔书写,故称提笔。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即立体雕,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圆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后各代多有发展,至清代趋于鼎盛。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清代宫廷玉器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别,即充满着异域文化情调的被称为“西番作”的玉器,其代表作品是痕都斯坦玉器。痕都斯坦玉器最初指今西亚与中亚相接(包括喀什米尔及西巴基斯坦)地区的玉器,后称西番作。这些玉器在形制上一般都极薄,上刻较深的异域风格的花纹,整体上显得纤巧秀美,晶莹剔透。

文章标签: 笔管 文化 玉器 风格 斯坦 工艺 笔斗

猜你喜欢

叶玄卿世藏真赏定武兰亭圆墨
斑竹管玉笋笔
竹管兰亭真赏紫毫笔
碧玉竹节式砚
御题驼矶石长方砚
澄泥乾隆御制赏砚
白玉光素斗笔
兰亭修褉蓝御墨
端石双龙砚
乾隆款海水龙纹砚式墨
叶公侣乐志图墨
胡开文制大富贵亦寿考五色墨
卢葵生款漆砂砚
鸡翅木管刻御制诗蔷薇花紫毫笔
御笔题画诗墨
胡开文八宝奇珍墨
兰亭修褉黄御墨
竹管兰亭赏狼毫笔
0.5521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