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慰祖石鼓墨,清乾隆,直径4厘米,高3厘米。清宫旧藏。墨仿唐朝初年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出土的石鼓形制成,故名。墨共10锭,通体漆衣装饰,按天干编序号排列,鼓两面分别摹刻大篆鼓文和楷书释文,癸字号墨锭铭文末楷书署“乾隆甲辰三月歙巴慰祖缩临”。墨十锭共装盛于黑漆匣内,匣盖填金题“石鼓墨”。石鼓墨始现于清代,显然是受金石考据学盛行的学风影响而作,清乾隆朝便有数套石鼓御墨流传。巴慰祖署名于此墨,既不冠以“臣”字,也不谦加“恭”字,说明此套石鼓墨是其为自娱而制。巴慰祖(1744—1793年),字予籍,号晋堂、隽堂,安徽歙县人。官候补中书。少读书,无所不好,亦无所不能,所藏法书、名画、钟鼎、尊彝甚多。时作古器,脱手如数百年物,虽精鉴者不能辨。擅画山水、花鸟,工隶书,劲险飞动,有建宁、延熹遗意。刻印宗程邃,为清代徽派制印名家,旁及钟鼎款识、秦汉石刻。《广印人传》中有传。
战国时期秦国的遗物,为10块质地为花岗岩的大石头。因石形似鼓,后人称为石鼓。其圆顶呈馒头形,上狭,中间略鼓,平坦光滑,下凹凸不平天然曲折,底部均为人工凿成的平底。10鼓的高低大小各不相同,其中最高者高95厘米,最矮者高60多厘米。明代方于鲁创新的制墨业装饰工艺。即在成墨上进行刮摩,使之发出光泽。《方氏墨谱》载:“刮摩自建元始,刮摩磋以锉,摩以木贼,继以蜡帚,润以漆衣,袭以香药,其润欲滴,其光可鉴。”

文章标签: 石鼓 乾隆 漆衣 巴慰祖

猜你喜欢

端石瓜田砚
兰亭修禊绿御墨
竹管小紫颖笔
碧玉竹节式砚
松花江石桃式砚
端石猫蝶砚
莘田款端石砚
万斯同铭端石瓜式砚
乾隆款碧玉西园雅集图笔筒
竹管大霜毫笔
兰亭修禊朱御墨
描金彩漆天保九如御墨
“雍正年制”松花江石砚
彩漆花卉紫毫笔
龙门氏天府御香墨
掐丝珐琅夔龙纹暖砚盒
歙石荷叶式砚
青玉管碧玉斗紫毫提笔
0.4875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