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拓《停云馆帖》薛绍彭书兰亭序,经折装,擦拓,纸墨古旧。半开纵27.9厘米,横13.5厘米。《停云馆帖》十二卷,明代汇刻丛帖。所载自晋至元历代名迹。明文征明撰集,子文彭、文嘉摹勒。章简甫镌刻。刻石年月为嘉靖十六(1537年)年至三十九年

(1560年)。先后以23年时间刻了12卷,121石。十二卷本用隶书题卷首和题尾。石后归寒山赵氏、武进刘氏、常熟钱氏、镇洋毕氏、桐乡冯氏等收藏。

晚期石残补配,后散佚。此帖刻于《停云馆帖》第六卷,隶书标题:“宋薛道祖书”五字;帖后有:“弘文之印”等刻印及“绍彭”二字刻款。此帖书法以圆笔为主,风格遒丽。薛绍彭,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1世纪,字道祖,号翠微居士,河中万泉(今山西万荣)人。曾官秘阁修撰,知梓潼路漕。与米芾友善,能诗,好鉴古,擅行草书。其书风含蓄秀雅,有晋人高格,是“宋四家”之外的重要书家。薛绍彭同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和鉴定家。传说薛绍彭曾翻刻“定武兰亭”一种,并将原石上的“湍”、“流”、“带”、“右”、“天”五字凿损,以区别于翻刻帖石。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集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使鼠须笔,凡28行324字,书法藻丽多姿,精美绝伦,历代为楷模。
图书从卷轴装演变到册页形式的一种过渡性装帧。其特点是把长幅卷子一正一反折叠成长方形书本形式,前后粘以封面。佛家经典多用此式。隋、唐以后,佛教大盛,翻译了很多经卷。佛徒诵读时舒卷不便,乃改为折叠成册的形式。凡经折装的书本也称“折本”。因奏折也用这种形式,故后来又有“折子本”的叫法。
元朝年号。共有两个:一为元世祖忽必烈年号(1264--1294年),一为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年号(1335--1340年),属丙子年的为元惠宗年号,故至元二年应为1336年。文徵明(1470-1559年),明代画家,初名壁,字徵明,后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苏州)人。中年曾官翰林学士院待诏,后辞归。博学多才,书画俱善。画学沈周,兼及李唐、吴镇,笔墨精锐,细致温雅。因造诣非凡,声誉卓著,遂与吴门宗主沈周并驾齐驱,将“吴门画派”发扬光大,取代了曾经名重一时的“浙派”,成为明代绘画的主流,为"明四家"之一。承其画风者自明至清绵绵不绝,他在画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寻常画家难以企及的。他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他的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八十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在没有老花镜的时代,实属罕见。文彭(1498—1573年),明代篆刻、书画家,字寿承,号三桥,长洲(今苏州)人。文徵明长子。精于篆刻,风格工整,形成朦胧苍古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颇深。兼善书法,篆、隶、真、行、草各体皆有很深的功力。亦工绘画,善写墨竹,笔法纵横,得文同三昧。

文嘉(1501—1583年),字休承,号文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次子。官和州学政。工诗文书画,继承家学,又以多见古人名迹,故其画作能脱去习俗。著《和州诗》。

文章标签: 形式

猜你喜欢

清拓东汉衡方碑
清弘历御笔番莲纹及大臣题诗石刻
清拓北魏曹望禧等造像残座
清拓翁方纲缩临兰亭
清拓清内府摹刻赵子固落水兰亭卷
张宝泛槎图四集(刻本)
殷君夫人颜氏碑
武氏祠·左石室画象题字
张宝泛槎图一集(刻本)
翻刻华山庙碑册
张宝泛槎图三集(刻本)
杨宣碑
双钩本 高句丽好大王碑之三
双钩本 高句丽好大王碑之一
清拓《兰亭八柱帖》冯承素摹兰亭序
清初拓隋苏慈墓志
清拓隋张贵男墓志
清拓《快雪堂法帖》“領字从山本”兰亭序
0.4719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