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龙纹宝座,清早期,高165厘米,长109厘米,宽60厘米。清宫旧藏。宝座通体髹金漆,五屏式座围,靠背三扇,左右扶手各一扇,五扇的高度从背部中央到两侧扶手依次递减。靠背及扶手上的屏帽均透雕龙纹,靠背搭脑中间高两侧低,两端作出垂云纹翘头。三扇背屏上安有横枨,分3段嵌装绦环板,上段及中段雕饰云纹和龙纹,下段锼出壸门亮脚。座面嵌装硬板,座面下束腰上铲地浮雕结子花。束腰上下有莲纹托腮,窪堂肚牙子上满地浮雕睚眦纹,四条腿作鼓腿膨牙状,足端雕外翻的狮足,足下踩有厚硕的须弥底座,显得端庄稳重。此供座为奉先殿所用之物,是清宫中供奉于神位前的宝座。家具上常用的金漆为《髹饰录》所谓的“罩金漆”,其工艺为在木胎漆地上贴饰金箔,上面再罩透明漆。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传统家具中一种体型宽大的坐具,亦称“御座”。明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强化,宝座成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象征着帝王的权威。《明史》载,明神宗时,宦官冯保窃权,“帝御殿,保辄侍侧”。当时的吏部都给事中雒遵进言:“保一侍从之仆,乃敢立天子宝座,文武群工拜天子耶,抑拜见中官耶?”将宦官立于宝座之侧视为亵渎皇权的大不敬行为。

宝座大多摆放在宫廷正殿明间的中心或显要位置,单独陈设,极少成对。在宝座的背后还要放置一个较大的座屏,两边放置甪端、香筒、仙鹤、蜡钎等器物,格外尊贵、庄严。皇帝端坐在宝座之上,俯视群臣,“君临天下”,充分体现出帝王的权威,以达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亦称欹床。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一种坐具,现已很少见。其形式犹如椅子的靠背,是一种无座腿甚至无座面的坐具。其背后安有可以撑放的活动支架,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调节靠背的角度。它多在床榻上或席地使用。明高濂《遵生八笺》中说:“靠背以杂木为框,中穿细藤,如镜架然。高可二尺,阔一尺八寸,下作机扃,以准高低,置之榻上,坐起靠背,偃仰适情,甚可人意。”宋、明绘画中也可见到此种坐具。装在屏风上端的雕花构件称为屏帽。雕刻技法之一。一种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单面雕、双面雕之分。另一种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常用于民间床、窗、梁、护板的雕刻中。

装在椅背或衣架之上用于连接立柱和背板的构件。椅背搭脑一般正中稍高并略向后卷,以便人们休息时将头搭靠其上,故名。家具腿间用于连接两腿的横向构件。在家具的板心或其它构件上浮雕或彩绘方形或圆形的绦线,称为绦环。传统家具上的一种构件,常用于柜门的板心,屏风的上眉板、腰板和下裙板上。其作法是沿边框里侧于板心浮雕一周突起的棱线,并保持与边框平行。突起的线纹由于四角相连成方环状,犹如衣服上的绦边,故曰“绦环板”。宫内小巷道称壸(音捆),此处为家具术语之一。通常在横牙正中开一尖口,再向两侧曲线延伸与竖向牙条相交,此种作法称为劵口;如果牙条四面相交,则每面正中均开尖口,此种作法称为圈口;如果只有一面横牙条作出壸门装饰,则称为壸门牙子。常指攒框式椅背的下牙,牙板下缘锼出各式镂空曲边,俗称“亮脚”。家具中床面或凳面之板心用木板镶成或席面下衬木板均称硬板。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束腰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束腰与牙条之间的托层。有些束腰家具,束腰与牙条不衔接或衔接甚少,不能起到支撑作用,这时在两者之间加一木条过渡,使结构更加合理。牙子中部下垂成弧线形,常见于清代家具中椅子上的牙子。一般指设置在桌案的面框或束腰下、连接于两腿之间的部件。设于其它部位的则常称牙条。带束腰家具中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四腿自束腰下向外鼓出,然后又向内兜转,形成内翻马蹄状,牙板亦随腿的弧度向外膨出。

一种题写神祇名称的带有底座的木制牌。

文章标签: 家具 宝座 浮雕

猜你喜欢

黑漆款彩百鸟朝凤图围屏
黑漆描金靠背
黄花梨百宝嵌龙纹盆架
紫檀嵌青玉雕夔龙纹插屏
黄花黎小条桌
紫檀席心宝座
紫檀小炕几
柏木冰箱
紫檀边金桂月挂屏
紫檀嵌玉花卉宝座
紫檀雕花椅
铁梨缠枝牡丹纹卷书案
红木雕云龙纹宝座
楠木雕花框镶银刻比例表炕桌
鹿角椅
紫檀嵌珐琅绣墩
黑漆描金龙凤纹绣墩
紫檀虬龙纹长桌
0.6577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