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左,明末画坛一代名家,擅山水,不烦皴擦,烟霞满纸,每为董其昌代笔,故其画尤为人重。此卷写茂林烟树,岗峦连绵,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山间岭麓,村舍棋布,梵宇相望;溪流尽处,湖水浩淼,与长天一色,令人有心胸豁然之感。而后则又是山势嵯峨,飞泉竞流,有士夫隐居读书,临溪吟哦。全图境界苳茂,虚实相间,画法则细谨缜密,却不失苍润浑沦之气。虽云仿子久,但全是赵氏本家面目。卷后有董其昌题跋,称“此卷殆尽其技俩,今亦不可复得矣!”一生本领,尽于此卷,则此卷之精,就毋需我辈赘述了。但可补充说明的是,自有中国画拍卖以来,此卷为赵左画中之最却是事实。
此作画成二十年,即为当时另一位文人画家郑元勋收得。郑字超宗,年龄稍晚于董、赵,亦善画,董其昌颇称之。卷后隔水上郑氏的题跋,可以看出他收得此卷时的欣喜和对它的赞叹,所云:“结构之工,笔法之妙,可谓倾海出珠矣!”决非过誉。后又经晚清名收藏家戴培之、严筱舫收藏,吴昌硕长题,是流传有绪、难得一见的名作。
隔水郑元勋题:赵文度笔法师大痴,佐以黄鹤山樵,甚有士气。天启丙寅(1626年),余游云间,购其真本不可得;崇祯戊辰(1628年)冬再觅之,得八小幅,制一册,作拱璧藏之,终苦易尽。壬申(1632年)元月,又得此卷,结构之工,笔法之妙,可谓倾海出珠矣。时董宗伯舟泊邗关,与叹赏竟日。郑元勋识。 钤印:元勋私印
后纸:
1.董其昌题:赵文度初为小景,以元季为师。及游长安,尝过余苑西邸舍,观所收董巨、宋人名迹,遂翻然一变。此图殆尽其伎俩,今亦不可复得矣。其昌题。
2.吴昌硕题:予藏程松门画《沧江萧寺》一帧,自题云“自予写一邱一壑,往往设色浅绛大痴,追踪不及;幸得师大痴之赵文度,师之。”然观松门所作,深邃幽古,气势蓬勃,其所以稍逊文度者,时露猛笔耳。文度之笔,金刚杵也。读是卷者,自能知之。筱舫观察鉴家令题,即求指教。癸卯(1903年)二月,吴俊卿。 钤印:苦铁、聋
签条:董题赵文度山水长卷真迹。小长芦馆珍藏。 钤印:慈溪严信厚印
说明:
1.郑元勋(1598-1644),字超宗,号惠东,安徽歙县人。崇祯癸未(1643年)进士。工诗文,善山水。董其昌评其山水“笔法出入子昂、子久、叔明、元镇之间”,并曾在其《临石田山水》题跋奖掖,颇为赏识。
2.戴植(清道光间,19世纪), 字培之、芝农,江苏镇江人。清道光年间人。富收藏,精鉴别。
3.严信厚(1838-1907),字筱舫,以字行,浙江慈溪人。精于商务,颇为李鸿章、荣禄赏识。经营票号、盐运,晚年任上海商务总会首任总理。雅好书画,收藏甚富,以“小长芦馆主人”闻名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