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卷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质地:
本幅绢引首纸拖尾纸
释文:
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乾隆鑑赏
鑑藏宝玺:石渠宝笈
鑑藏宝玺:三希堂精鑑玺
鑑藏宝玺:宜子孙
鑑藏宝玺:石渠定鑑
鑑藏宝玺:宝笈重编
鑑藏宝玺:养心殿鑑藏宝
鑑藏宝玺:古希天子
鑑藏宝玺: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鑑藏宝玺:八征耄念之宝
鑑藏宝玺:寓意于物
鑑藏宝玺:用笔在心
鑑藏宝玺:太上皇帝之宝
收传印记:李氏一初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 ;题跋位置:本幅;款识:无;书体:楷书;全文:辋水。华子冈。孟城坳。辋口庄。文杏馆。木兰柴。斤竹岭。茱萸沜。宫槐陌。鹿柴。北垞。欹湖。临湖亭。柳浪。栾家濑。金屑泉。南垞。白石滩。竹里馆。辛夷坞。椒园。漆园。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宋徽宗;题跋位置:本幅;款识:无;书体:楷书;全文:朝散无聊。检出再观一过。毕竟妙□于矮本。是月廿有二日。宣和御笔重题。印记:御书之宝、(押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宋徽宗;题跋位置:本幅;款识:无;书体:楷书;全文:辋川诗二十首。孟城坳。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华子冈。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斤竹岭。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木兰柴。秋山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茱萸沜。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宫槐陌。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临湖亭。轻舸迎仙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南垞。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欹湖。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柳浪。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栾家濑。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金屑泉。日饮金屑泉。少当千馀岁。翠凤翊文螭。羽节朝玉帝。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沙明月下。北垞。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阑。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漆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椒园。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宋徽宗;题跋位置:本幅;款识:宣□和五年十二月御笔题。;书体:楷书;全文:王维辋川图有二。此高本当为第一。以其布置更胜也。宣□和五年十二月御笔题。印记:(押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赵孟頫拖尾延祐辛酉(1321)春三月十有一日。吴兴赵孟頫书于鸥波亭中。;书体:行书;全文:王摩诘。家蓝田辋口。所为台榭亭垞。合有若干处。无不入画。无不有诗以此。则摩诘之胸次潇洒。情致高远。固非尘壤中人所得髣髟弗也。其图亦出自摩诘点染。有高本矮本传世。此图乃高本也。较之矮本更胜。后复系以诗题。种种神妙。世所称卷中三绝。孰有逾于此者。昔明皇见郑虔画。题为三绝。其亦未见此耳。若见此卷。其称赏又当何如耶。一日太朴危君出示于馀。惜馀衰迈已甚。而不能悉其旨趣。唯有击节三歎而已。延祐辛酉(1321)春三月十有一日。吴兴赵孟頫书于鸥波亭中。印记:赵氏子昂、赵孟頫印、赵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邓文原拖尾古涪邓文原;书体:楷书;全文:辋口风烟春日迟。浅沙深渚带东菑。红杏花开翔白鹤。绿杨丝袅逗黄鹂。山云寂寂入寒竹。野露瀼瀼裛嫩葵。谁似右丞清绝处。千秋一士更何疑。古涪邓文原。印记:邓文原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黄公望拖尾大癡学人黄公望拜手书。时乙丑(1325)七月三日。;书体:楷书;全文:一日太朴先生。持高本辋川图问于予曰。辋川图有高本矮本。何也。予应之曰。摩诘始为矮本。本低则丘壑不耸。景物延缓。故摩诘复演为高本。本高则山岳嵯峨。台馆周匝。以此知矮本。尤不若高本之更佳也。太朴曰。非子言则予心几茅塞矣。予又闻赵子固云。此图遭金人之变。遗落颓垣中。一卒拾归。不知其为重宝也。后尚有裴迪唱和诗。不相连属。其妻裂去。与儿相戏。竟投之于火。此可为深痛惜者也。夫子固素称博雅。深晓古今事迹。岂无据而出此语。今已归于太朴。可为得所。复何虑哉。兹因出示。辄以夙昔所闻而书其左。后之览者。借此亦足知辋川图之始末矣。大癡学人黄公望拜手书。时乙丑(1325)七月三日。印记:大癡、黄氏子久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吴镇拖尾梅道人吴镇书;全文:;书体:草书;全文:奉题太朴先生所藏右丞辋川图二首。潇洒开元士。神图绘辋川。树深疑垞小。溪净识沙圆。径竹分青霭。庭槐歛暮火因。此中有高卧。欹枕听飞泉。其一。画里诗仍好。萦回自一川。湖晴岚气爽。浪静柳阴圆。赋咏成珠玉。经营起雾火因。当年满朝士。若箇在林泉。其二。梅道人吴镇书。印记:梅花盦、吴仲圭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柯九思拖尾丹丘生柯九思;书体:楷书;全文:辋川图。出自摩诘。一一点染。其台榭景物。无不可游可翫可忘世。以故赏识者。称画中有诗。苟非胸次磊落。指掌神奇。恐未易臻此也。至于诗题俊语。不减陶谢。又诗中画也。五百馀年来。画家如林。鲜有与之并驾者。披阅一过。不胜神往。丹丘生柯九思。印记:敬仲、柯九思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俞和拖尾紫芝山人俞和书;全文:;书体:行书;全文:右丞此卷。向入宣和御府。流转人间。今又属之太朴先生。乃知神物去来。原无定处也。吾师松雪翁。已为题识。而馀何幸得以展阅。既书而并系以短句。附尾云。开元朝士王摩诘。睥睨金章山水间。槐陌冈头足怡乐。佳宾觞口永竟忘还。园图流转几经年。高本翛然更可怜。谁谓米颠今再见。未应珍玩溷人廛。紫芝山人俞和书。印记:俞和、紫芝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王蒙拖尾黄鹤山樵王蒙记;书体:隶书;全文:先外大父松雪翁。尝语人云。学书不学右军。终成下品。绘事不法右丞。不能上达。信斯言也。翁下世已十有六年。未敢少忘。一日太朴先生。出示高本辋川。画法诗题。俱已入圣。诚艺林中奇珍也。前有翁。邓善之先辈。及我同志。子久。仲圭。敬仲。紫芝。识语。如珠联璧络。亦可见一代文物之盛。当并垂不朽矣。黄鹤山樵王蒙记。印记:王蒙印、黄鹤樵者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袁凯拖尾汝南袁凯题;书体:行书;全文:袁清容有矮本辋川。危太朴先生有高本辋川。均是神品。若布景点缀。矮本不能不少逊一筹。前一峰道人题语详备。可称知书。汝南袁凯题。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王鏊拖尾震泽王鏊识;书体:草书;全文:二泉先生。所藏高本辋川已久。一日过其寓舍。馀欲求观甚坚。先生知不能已。遂为出示。乃知摩诘一生精永。尽萃于此。相与歎赏竟日。馀曰。君有辋川卷。馀有古册七十二幅。足相敌也。援笔书之。以纪一时之胜晤云。震泽王鏊识。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清高宗引首壬辰(1772)仲冬中澣。御识。;书体:行书;全文:石渠旧藏辋川图凡五。郭忠恕临者二。李公麟文征明许邦本。临者各一。今得此辋川图卷。宋徽宗题为王维高本。玩其绢素设色。古意穆然。第比视郭文诸卷。邱壑略同。而皴染各异。惟李卷则繁简判然。因以画禅室收去廾之摩诘雪溪图相较。用笔迥不侔。更难信为右丞真蹟。惟卷尾附录辋川诸诗。书法秀逸可观。前后题识。亦具瘦金风格。又不得竟斥为后世庸史赝作。当是北宋高手所临。徽宗误以为真出王维耳。及检宣和画谱收维画一百二十有六。而不及此图。按画谱成于宣和二年。此卷款为宣和五年。则图或得自成书以后。亦未可知。不当并疑宣和题品之为伪讬也。然馀谓辋川虽王维别业。而图本则未必出自王维。考新旧唐书维本传。载其与裴迪赋诗相酬。兼及华子冈诸胜。而不言其自绘为图。且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祗言维于清源寺壁画辋川。别无绘全图之说。彦远唐人。其言自为足据。至宋黄庭坚。始云摩诘自作图。造微入妙。秦观黄伯思辈。遂从而耳食之。其后益转相承述。诸人于画理不精。且未深考。自不足为定论。盖右丞止有清源寺壁画。好事者因倣其大意。改为横卷。或在同时。或在宋代。皆不可知。后世所有辋川图。谓之临摹则可。若云蒿木本。真出维手。馀断以为不然。顾昔人无论及者。因跋是卷举而出之。即题为宋人临辋川图。以释传疑而息聚讼。夫辋川固王维之别业。亦犹兰亭为王羲之修禾契处。今云王羲之兰亭图固可。而必非羲之所画也。予谓王维辋川图。亦如是而已矣。卷后所列赵孟頫跋。字体全不类。馀九跋更自桧无讥。执米芾纸色黑显伪者之说评之。可辨其妄。仍姑存以为鉴定之证。其已入书各卷有涉疑似者。悉识本卷中。兹不复缀。壬辰(1772)仲冬中澣。御识。印记:干、隆题籤清高宗题籤 宋人临辋川图。三希堂鉴定。能品。印记:乾隆宸翰
主题:
主要主题:山水名胜 主要主题:建筑斋馆 ;次要主题:建筑篱笆、围墙围墙;次要主题:船篷舟 ;其他主题:山水江河、湖海江河;其他主题:山水瀑布 ;其他主题:人物高士(士人、隐士)高士;其他主题:人物侍从(侍女、童仆)侍从;其他主题:人物渔夫、船夫船夫;其他主题:人物百姓 ;其他主题:树木 ;其他主题:树木寒林.枯树枯树;其他主题:树木松 ;其他主题:树木竹 ;其他主题:树木杨柳 ;其他主题:树木桧 ;其他主题:树木漆树 ;其他主题:花草杏花 ;其他主题:花草芦苇 ;其他主题:走兽狗 ;其他主题:走兽鹿 ;其他主题:翎毛鹤 ;其他主题:建筑台阁 ;其他主题:建筑水榭 ;其他主题:建筑房舍 ;其他主题:建筑茅草屋 ;其他主题:建筑亭 ;其他主题:建筑桥 ;其他主题:建筑栏杆 ;其他主题:船 ;其他主题:器用家俱(屏风)
技法:
界画 工笔 皴法披麻皴人物衣纹描法(减笔)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养心殿),第二册,页970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36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七册,页63-70 内容简介(中文): 此画描写辋川图景,上无作者款题,仅于画卷前后有宋徽宗款的书法题识,另外于各图景上标有该景题识,并于画卷后段抄录辋川诗二十首。辋川诗是唐代诗人王维(701-761)所作,歌咏其于辋川附近的二十处胜景,后有辋川图画稿,王维并曾据之于清源寺作成辋川图壁画。后世临摹本甚多,以五代郭忠恕(活动于五世纪)的摹本最享盛名。本图卷亦是此类临摹本的衍生之一。此作值得注意前引首的乾隆题识长文,其中不仅先举清宫各本与之比对,也质疑宋徽宗书款的可信度,并且否定卷后题跋的可信度,甚至探讨辋川图式的起源与王维的关连等问题,很能够彰显乾隆对于文物的研究态度与具有深度的鑑识能力。(陈韵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