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清康熙: 公元1662-1722年
说明:金属胎浅碗,侈口矮圈足,碗内露胎,微泛红色,有三个模压特殊印记。碗之外壁以内填珐琅为饰,于壁面镌刻环状并行线纹,与大小番莲花叶纹。弦纹间涂覆薄层黄色珐琅,番莲花叶纹轮廓内填饰红、黄、蓝、绿、紫五色珐琅,透过玻璃质珐琅表面,叶片与花瓣上羽状刻划细线清晰可见,叶脉之凹槽显示錾刻之深度。此碗之珐琅用料,红色华美,灿若宝石,绿色鲜明厚实,蓝色澄莹,深浅渐层堆栈,紫色小朵番莲以褐紫、灰绿搭配,受光时闪现银辉。整体呈色金银五色交映,较之康熙朝掐丝珐琅与画珐琅,表面更具丰厚光泽。此碗之金属胎质经X光荧光分析,含金量达九成以上,其微泛红光之色泽来自胎质中的铜质成分。康熙五十五年(1716)广束巡抚扬琳曾上奏:「广东人潘淳能烧法蓝物件,今又查有能烧法蓝杨士章一名,验其伎艺较之潘淳次等,亦可相帮潘淳制造……。于九月二十六日,西洋人三名,法蓝匠二名,徒弟二名,俱随乌林大、李秉忠启程赴京讫。再,奴才觅有法蓝表、金刚石戒指、法蓝铜画片、仪器、洋法蓝料,并潘淳所制法桃红颜色的金子掺红铜料等件,交李秉忠代进。尚有已打成底子未画未烧金钮坯,亦交李秉忠收带,预备到日便试验。」由此份奏报内容可知此时广东工匠应宫廷之需,着力于珐琅研烧制作,其中包括自制加有金与红铜成分,能呈现桃红色的色料,而珐琅技术的应用范围亦包括金胎器物。相较于画珐琅成品大多将珐琅色料完整覆盖器物之内外,仅在口缘或圈足部位露胎或鎏金为饰,金胎器物以内填方式镶饰珐琅,更能呈现胎釉辉映的美感。康熙六十年(1721),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派遣特使来华,康熙皇帝以金胎珐琅杯一套回赠沙皇,显示以珐琅与金胎结合的器物,是康熙内府制器中研发有成,深具特色的贵重工艺品。
款识:底(外)年号款:康熙御制
参考:《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周功鑫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11/11;《明清珐琅器展览图录》陈夏生、蔡依伦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1999/02
文章标签:
康熙
珐琅
金胎
器物
李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