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清 乾隆: 公元1736-1795年 说明:全器作卧虎之形,色褐紫,器表满布仿古铜器的青绿锈色。砚面沿边起细棱,盖边突起宽边以与砚身扣合。墨池呈太极图形,墨堂略凹。砚盖虎首两小耳微尖,双眼高突,略具猫态。盖内阴刻清高宗隶书砚铭:「吕老所造,兹不可得;金阊巧锻,如伏虎式,球琳其质,青绿其色;置之旧侧,几难别白;列于文房,友乎子墨;几暇怡情,挥毫是北;每绎旅獒,不无惭德。」款:「乾隆戊戌仲夏,御铭」,印:「比德」、「朗润」。这方砚收录于《西清砚谱》卷23页34至37,成书之时这方砚收贮在文源阁。就目前的考古出土资料所知,这类砚式乃仿自汉砚中的异兽铜砚盒之外形,考古出土的汉砚实物中有一类可以归为板研之列,但石砚收贮在铜制异兽形砚盒中,就目前所知已有两例,一件是1957年出土于安徽省肥东县,异兽作伏卧状,头生双角,腰间双翼,全身镶嵌红、蓝色料珠,两眼嵌淡绿色料质装饰,通高6.5、器身高3、长12.5公分;另一件是1970年出土于江苏徐州土山汉墓,铜异兽形制与前者相似,但器较大(长25、宽14.8、高0.5公分),通体鎏金,并镶嵌珊瑚、绿松石、青金石等次宝石。虎伏砚式或即是受汉代这类砚盒影响下的附会之作。清高宗阅读过南唐宋初张洎所撰《贾氏谈录》有关山西绛县人收取澄泥的方法,于乾隆四十年(1775)首次使用宫中旧藏澄泥砚后,大为佳赏,遂于当年夏天谕令当时山西巡抚巴延三留心寻访,第二年就在汾水取得澄泥砚材。虽然在绛县取得砚材,但是当时绛县并无烧造澄泥砚的匠人,遂发交苏州研制,由这方澄泥虎伏砚可知至少在乾隆四十三年「吴中巧匠」已能「仿造进御」。 款识:盖(内)御制诗文 参考:《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冯明珠主编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0/09;《西清砚谱古砚特展》郑家璍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1997/07;《故宫古砚选萃》国立故宫博物院国立故宫博物院1974/04

文章标签: 异兽 乾隆 西清砚 绛县 收贮 考古

猜你喜欢

遂初堂印笺宣纸屏
兰台精英墨
青玉管碧玉斗紫毫提笔
铜笔架
珊瑚色开化纸
“雍正年制”松花江石砚
兰亭修禊绿御墨
檀香木彩画福寿笔
竹管经天纬地四头笔
御笔题画诗墨
端石三龙戏珠砚
橘黄色描金云龙边粉蜡笺
御制淳化轩刻画宣纸
兰亭修褉黄御墨
竹管兰亭赏狼毫笔
松花江石海水龙纹长方砚
五彩长方形瓷暖砚
端石寿山福海纹砚
1.2894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