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珐琅山水图双耳炉,清康熙,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制造,高5.4厘米,口径6.4厘米,足距5厘米。清宫旧藏。炉圆形,鼓腹,双冲耳,三乳足。通体黄色珐琅地,用黄、白、赭、黑、浅蓝、浅绿等色珐琅彩绘山水图。炉底署蓝色篆书“康熙御制”四字款。此器铜胎厚重,珐琅堆积浓厚,不同色泽间有相互浸染的现象,表面欠平滑,且气泡较为密集,反映出当时珐琅质地粗糙且烧制水平尚不高。其画面虽不工整,但用笔飘逸洒脱,流畅自如。此炉为康熙早期的器物,属于我国古代画珐琅器制作早期阶段的作品。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作法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全称“总管内务府”,是清代掌管皇家事物的最高管理机构。始设于清初。顺治十年(1653年)六月裁内务府,改设十三衙门。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十三衙门,重设内务府。康熙十六年(1677年)内务府初具规模,下设七司三院: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庆丰司、营造司、慎刑司、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其职能与国家机构中的六部相对应。另有分支机构一百三十余处。

指置于器物口缘竖直向上的两耳。若乳头状之器足。彩瓷品种之一。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乾隆时期,宫中收藏的珐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据档案记载有400多件。按照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和珐琅彩瓷器原盛匣之标识,珐琅彩瓷器之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制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运送到宫廷后,在皇帝的授意下,于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宫廷写字人题写诗句、署款,最后入炭炉经600℃左右焙烧而成。

珐琅料是一种人工烧炼的特殊彩料,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需依赖从欧洲进口,雍正六年以后,清宫造办处已能自炼20余种珐琅料,而且色彩种类比进口彩料更为丰富,遂使珐琅彩瓷器的生产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多以胭脂红、蛋黄及蓝色作地,还有一类特有的在宜兴紫砂胎上画珐琅彩的器物。典型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是中国古代彩瓷工艺臻达顶峰时期的产物。那些形状看似普通的珐琅彩盘、碗、瓶等,已摆脱被用作餐具的功能,纯属能给人们视觉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珍品。

文章标签: 珐琅 瓷器 工艺 康熙 内务府 时期

猜你喜欢

掐丝珐琅火盆
画珐琅天球式冠架
掐丝珐琅出戟兕觥
掐丝珐琅双龙耳乳钉纹簋
画珐琅开光山水人物鱼缸
掐丝珐琅夔龙花卉纹瓜式盖罐
金胎掐丝珐琅嵌画珐琅执壶
画珐琅牡丹纹葵花式花篮
掐丝珐琅香盒
画珐琅双耳洗
掐丝珐琅夔龙纹双耳花插
画珐琅兽面纹甗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胆瓶
掐丝珐琅勾莲纹豆式盒
画珐琅钵
画珐琅菊花纹执壶
掐丝珐琅花卉纹兽耳活环婴足鼓式盖炉
掐丝珐琅摩竭纹立耳三足炉
0.5364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