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石醉翁砚,清中期,长24.7厘米,宽17.5厘米,厚3.3厘米。清宫旧藏。砚端石制,石质黝黑细腻,有明显的“火捺”、“青花”、“焦叶白”等石肌纹理,为旧坑端石。砚随自然石形而作,砚堂平阔,斜通砚池,池上浮雕一醉翁,倚书畅饮,酣然自得,旁立一酒坛。砚背光素润滑,也可研墨。此砚体厚重,石质精良,侧面略有剥蚀。附随砚形而作的嵌玉红木匣,匣以整木掏成,内髹黑漆,制作讲究,颇具宫廷特色。端石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南烂柯山西麓端溪水一带。肇庆古称端州,此处石料制成砚台称之“端砚”。端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首,是著名的实用工艺美术品。用于书画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自唐宋时即已开采端石制砚。各岩坑所产砚石特点各异,有著名的青花、胭脂晕火捺、蕉叶白、石眼等天然纹理。端石制砚石质之细以达到“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者”为佳品。

一名熨斗,石品名。宋代《端溪砚谱》记载:“焦斜斑处如火烧状,端人不以为病。盖岩石必有之,他山石皆无。”端砚石中较为名贵的一种花纹。称之青花是石中之精华。“鉴别端石以青花为最佳。石之细纹也”(何传瑶《宝研堂研辩》)青花之细,如波面微尘,象轻纱,似水藻,隐泻在紫石上面,视之无形,沉入水中,方清晰可见。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砚的中心研墨处。为砚较为空白开阔的部位,又称墨堂、砚心。此处便于研墨,利于旋转,易于运动。砚的实用价值即视砚堂处石质的好坏而定。

砚面贮墨汁处,或称墨池,多为深凹小池。砚池多有富于装饰性者,以安排之巧、形状之奇或纹饰雕刻取胜。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背光指佛、菩萨像背后之光相,常作火焰纹,火焰象征佛、菩萨之智慧。大至分为项光(又称头光)和身光(又称举身光、舟形光)二种,其形式依时代、地方、佛菩萨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即酸枝木,泛指豆科黄檀,属酸枝木类植物。有黑酸枝、红酸枝、白酸枝三种。

文章标签: 青花 石质

猜你喜欢

碧玉竹节式砚
水晶古琴式镇纸
嵌蚌池松花石砚
湘妃竹留青花蝶管紫毫笔
端石流云吐华日随形砚
宜兴窑紫砂金漆云蝠砚
龙门氏天府御香墨
“雍正年制”松花江石砚
曹寅恭进黄纸
竹管兰亭真赏紫毫笔
兰亭修禊朱御墨
澄泥石渠砚
雍正款松花江石砚
檀香木管刻御制诗山茶花紫毫笔
掐丝珐琅夔龙纹暖砚盒
青玉管碧玉斗紫毫提笔
项元汴铭端石抄手砚
褐色虎皮宣纸
0.6088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