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胎画珐琅瓜形鼻烟壶,通高3.9厘米,腹宽4.7厘米。烟壶呈南瓜形,共8棱,铜镀金錾花盖连象牙匙。无色透明玻璃上绘珐琅折枝花,每棱上绘一朵,有菊花、牵牛花、莲花、桂花、梅花等。该烟壶内保留黄签一张,上书“嘉庆五年(1800年)三月初一日收玻璃鼻烟壶一个”。该烟壶内保留的黄纸签为当年宫中点收物品时的墨迹,弥足珍贵。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作法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即“木犀”,木樨科,秋季开花,黄色或黄白色,极芳香,常见的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桂”按谐音为“贵”,带富贵之意,故常用“折桂”一词表示科举及第。

又称黄麻纸。即以本色麻纸染以黄檗(又称黄柏,芸香科落叶乔木,皮中有生物碱-小柏碱,既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树汁而成。古代素以黄色为贵,自魏晋至唐宋时期,染黄纸最为盛行。黄纸多用于写经,也是皇帝书写诏书的常用纸张。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均用黄纸书写,固有“黄甲”、“金榜”之称。殿试时皇帝用黄纸书写而发布的文告又称“黄榜”。近年来在我国敦煌石窟发现的写经大都为黄纸,于此可见我国染纸加工技艺历史之悠久。

文章标签: 珐琅 黄纸 工艺 玻璃 金属 烟壶

猜你喜欢

硬木金胎梅兰菊芝把镜
小飞机
小风扇2
玛瑙葫芦式烟壶
水浒人物图纸牌
成罐大凸花茶
白套红玻璃鼻烟壶
木制人
画珐琅开光手炉
红玛瑙光素鼻烟壶
钢笔
人参茶膏
画珐琅花果蝶烟壶
龙井茶
童子抱鱼吊灯
小水烟袋及小如意
画珐琅长方盆玉兰盆景
缂丝三多荷包火镰
1.2269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