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冲耳乳足炉,清嘉庆,高18厘米,口径22.5厘米,足高3.2厘米,耳高5厘米。清宫旧藏。铜炉圆鼎式,直口,收颈,鼓腹,腹圜收,三乳足渐起自器外底,口沿上左右各立一冲天耳。器外底有减地阳文3行6字楷书:“大明宣德年制”。附黄条:“嘉庆四年正月初六日收梁进忠交古铜炉一件。”原配铜座。黄条即过去宫廷里系在器物上的黄色纸条,通常记载该物件的来源、安置地点等,往往能给旧藏文物一个较明确的身份。以宣铜器的黄条内容来看,嘉庆朝收进宫中的宣铜器较多,如:“嘉庆十年十二月初四日收”、“嘉慶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收铜炉一件,寿意。”等等。需要注意的是,黄条反映的不是铸造内容,而是“收进”,所以在断代上不能把黄条与实物归属于同一时期,而只能说明实物至少不晚于黄条时期,此为其一例。指置于器物口缘竖直向上的两耳。若乳头状之器足。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一种,原为食器,用以烹煮或盛放肉食,后逐渐成为祭祀、征伐、丧葬等活动中陈设的一种礼器。同时,鼎也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最重要的礼器之一,所谓“钟鸣鼎食”,即指代贵族。此外,鼎也被作为王权的象征,《左传》宣公三年记楚庄王问鼎中原,即窥视中原王权之意。鼎数目的多寡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即: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文章标签: 黄条 嘉庆 器物 王权 时期 活动 贵族 内容

猜你喜欢

宣德款栗褐色铜炉
地平经纬赤道日晷仪
铜盔甲一套
清早期仕女投壶白蜡插屏
香炉
有盖的船只
薛晋侯百子大镜
铜投壶5
铜镀金月象演示仪2
铜镀金染牙箱童子风扇
铜方簋(缺盖)Remarks: Title revised as 铜簠身 (20181030) but the signed document remains the use of 铜方簋(缺盖)
铜鉶(身)
铜镀金四方委角粉盒
「清闲」人物镜
四灵八卦镜
铜青金石柱纽“慈禧太后御笔之宝”
水壶
铜投壶3
1.0114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