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苾明碑》全称《大周故镇军大将军行左鹰扬卫大将军兼贺兰州都督上柱国凉国公契苾府君之碑铭并序》,唐先天元年(712年)十二月十六日立,现存陕西省咸阳博物馆。碑高370厘米,宽135厘米。此拓为故宫藏明拓本,纵317厘米,横140厘米。正书36行,行77字。碑额篆书15字。娄师德撰,殷玄祚书,契苾明之次子嵩立。第三行“云”、“乃”,第四行“能”,第六行“春”,第三十五行“嗣”、“福”等字未损。历代书家皆对此碑书法给予很高的评价。明赵崡《石墨镌华》评云:“殷玄祚书,笔法亦瘦劲可观。”这种刚健瘦劲的笔法对后世黄庭坚、宋徽宗的书体有一定的影响。契苾明是唐代著名蕃将契苾何力之子,其墓碑的发现增补了两唐书对于契苾何力及契苾世家记载的不足,纠正了部分谬误,成为研究唐时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碑文收录于《全唐文》卷187。此碑著录于宋陈思《宝刻丛编》,明赵崡《石墨镌华》,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等。契苾明(649-695年),字若水。铁勒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后裔,契苾何力之子。性淹厚,喜学,长辩论。屡有战功,以左鹰扬卫大将军卒于凉州姑臧县任上,年46岁。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归葬于咸阳先茔。赠凉州刺史,谥曰“靖”。《新唐书》卷一百一十有传。武职名号,有鹰振腾扬之意。历史上有鹰扬将军、鹰扬校尉、鹰扬郎将等。殷玄祚(生卒年不详),唐武则天、睿宗时人。出身于河南陈郡殷氏之族。当时殷家三代一脉相承,皆为善文能书之大家。赵崡(生卒年不详),字子函,一字屏国,陕西盩厔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领乡荐。所居汉、唐古都多名碑古刻,时挟纸墨访拓,考证疏记。积30余年,所蓄旧碑颇多,有傲山楼,著《石墨镌华》。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举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升起居舍人、秘书丞、国史编修官。绍圣年间因章惇、蔡卞等党人论实录多诬,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此后多次被贬官在外,最后至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该地。他曾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学于苏轼门下,被称为“四学士”。他善为文章,长于写诗,尤以擅长书法著称,其楷体字势开张,笔力刚劲;草体盘曲迴旋,变化无方,被誉为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著有《山谷集》行世。顾炎武(1613—1682年),初名绛,字宁人,号亭林,世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少年时参加“复社”的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后,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入清不仕,改名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著作。
文章标签: 赵崡

猜你喜欢

纪国陆妃碑
慈恩寺圣教序
唐人草书心经
明拓明益王重刻小兰亭图卷
易州铁像颂
卢正道碑
明拓真赏斋帖
明初拓东汉张迁碑
元次山碑
明陈献章碧玉楼藏圭硃拓本
礼器碑
明徵君碑
肃府刻淳化阁帖最初拓陈子励藏本十册
明拓宝鸭斋兰亭之太清楼摹开皇本
昭仁寺碑
明拓兰亭序
崖山题字拓本
明拓《星凤楼帖》定武兰亭序
0.9836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