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錾花执壶,清宣统,高28.1厘米,宽23.2厘米。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一种酒器。最早为瓷质的,出现于中唐时,当时称注子。唐代执壶硕腹,喇叭口,短嘴,壶的重心在下部。后壶体渐瘦长,重心向上提,五代至宋时壶体多为瓜棱式,往往与注碗成套使用。从元代开始,执壶的壶体呈玉壶春瓶式,壶流弯曲而细长,景德镇窑与龙泉窑都有烧制。明清时期,形式变化不大,并开始出现玉、珐琅、金银等质地的执壶。

文章标签: 执壶 壶体 金属表面 金工 大小 传统工艺 金属 玉壶 重心 弯曲 春瓶 龙泉窑 装饰 瓷质 烧制 景德镇 时期 形式

猜你喜欢

金錾云龙团寿纹带头
金镶点翠蝙蝠耳挖
金元宝
宣统款银镀金龙凤纹多穆壶
青玉镶赤金筷
金錾双龙戏珠戒指
金镶木把玉顶果叉
金带托酒杯
银手镯
青玉柄赤金叉
金匙
赤金葫芦花纹带链牙签耳挖
玛瑙镶金口带托盖葵瓣碗
金嵌石米珠圆盒
金镶宝石蝙蝠簪
清金累丝连环耳环
青玉柄金匙
银碗1
0.4731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