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金烧蓝柄白玉鞘小刀,清,通长30厘米,宽2.5厘米。亦称透明珐琅、半透明珐琅,是金属珐琅工艺品种之一。它的制作方法是在金属胎上设计图案,经过雕刻或锤打形成浅浮雕纹饰,再点上透明或半透明的珐琅药料经烧制而成,也称为“浅浮雕珐琅”。此种工艺于13世纪末期首先由意大利工匠发明。14、15世纪法国工匠制作了多彩的透明珐琅,使得这一工艺品种有了更大的发展。在金胎上制造的透明珐琅往往被称为“洋金烧蓝”,而中国以清乾隆年间广州所制造的俗称“广珐琅”的透明珐琅器最为著名。珐琅制作工序之一。即将点蓝后的器物放入炉中,以500—900℃左右的火焰焙烧。这两道工艺一般需反复三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