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用深浅不同的金箔装饰云纹的作法,有库金、苏大赤、田赤金等不同色彩。指在金色花纹上用黑漆描纹理,全称“黑漆理描金”。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束腰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带束腰家具中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四腿自束腰下向外鼓出,然后又向内兜转,形成内翻马蹄状,牙板亦随腿的弧度向外膨出。
家具中常见的线角装饰。指四角自束腰处向外膨出后又向内收,尽端削出向内兜转的马蹄,其外角形成鼓式弧线。随着四腿的膨出,牙条也随之向外膨出。明清家具的腿足装饰,足端向里翻称“内翻马蹄”,向外翻称“外翻马蹄”。传统家具上承接腿足的部件。明清家具中有的腿足不直接着地,另有横木或木框在下承托,此木框即称为“托泥”。有的托泥之下还有小足,小足才是真正落地的部位。此部件多见于条案、几类等传统家具,以增稳重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