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鎏金金刚萨埵坐像,明永乐,通高21厘米,底宽15厘米,底厚10.8厘米。金刚萨埵面相丰满端正,三目圆睁。头戴花冠,雕饰精美,高发髻盘卷染蓝色。袒上身,肩披帛带,婉转绕臂垂于身后。佩饰璎珞、臂钏。右手所持金刚杵已佚,左手握金刚铃。细腰,小腹部紧收,腰束裙,衣褶转折流畅,全跏趺坐。下承仰覆莲座,座上下边缘饰联珠纹。座面阴刻“大明永乐年施”楷书款。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金刚萨埵,主一切如来金刚法印,经中谓为一切众生菩提心之本,以其心性坚固如金刚故名,也称金刚菩萨、金刚心菩萨等,其与显宗之普贤菩萨异名而同体。教典中谓密宗之发生即自龙树菩萨亲受金刚萨埵之传授而始。密宗普遍认为修习金刚萨埵法门可止一切恶念,能破一切烦恼,能生无量福智,尤其修行密法者须供奉金刚萨埵,习诵其咒语,如此则修行者在修法中偶有失误亦不会为诸尊护法等所责罚,因此各派皆视之为本尊加以供奉、修持。用来缠绕身体的长幅织品。披帛缠绕方法不同,有时对鉴别时代特点有一定的帮助。由宝石、珍珠和贵重金属串联起来的环状物,古代南亚次大陆有地位的人们与我国古代贵族常佩带。在佛教造像里菩萨身上多披挂璎珞。

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中为摧毁妖魔的法器。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文章标签: 金刚 萨埵 菩萨 璎珞

猜你喜欢

站立在波浪和莲花的菩萨观世音菩萨(观音工业区)
坐着罗汉
铜佛立像
罗汉(罗汉)的头和胸,片段
木雕佛坐像
木雕彩绘贴金童子像
観音菩薩坐像
梵天羅刹天像(模本)
木雕金漆菩萨立像
铜鎏金嵌绿松石金刚菩萨
マリア観音像
マリア観音像
戗金八宝纹律师戒行经第一卷经板
空行母像
铜鎏金秘密文殊菩萨坐像1
罗汉(罗汉)的头和胸,片段
マリア観音像
木雕佛坐像
0.4587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