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萨名,又称“文殊师利”,也译作“曼殊室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以智慧著称,手持宝剑,骑坐青狮,与普贤菩萨常侍释迦牟尼佛左右。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梵语,为通达内外大小五明学者的称号。所谓五明,又称五明处,指五种学艺,为古印度学术上的分类法。即:(一)声明:包括语言、文典之学。(二)工巧明:工艺、技术、算历之学。(三)医方明:医学、药学、咒法之学。(四)因明:论理学。(五)内明: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因学习五明时,有深浅之分和行内行外之分(专业、业余),后人把它又成为内外大小五明。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法轮又称梵轮,为佛案之供器。据佛经说,佛初成道时,梵天曾劝请佛转动法轮,并以慈、悲、喜、舍四梵行心(四无量心)宣说大法。此后,佛教中即常以法轮比喻佛法,以法轮转动比喻佛法如轮能碾破众生诸罪恶、佛说法如轮永不停息和佛法圆满无缺。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说指喜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须弥山做底,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我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云冈北魏石窟,是一种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迨至唐、宋,上下涩加多,且有莲瓣之类为饰,束腰部分显著加高,并有束腰柱子(蜀柱)将之分割成若干段落,这类形制在宋代叫做“隔身版柱造”。但宋代南方有的不用束腰柱子,而用鼓凸出的曲线。唐塔上出现两层用须弥座作承托的佛像、塔幢、坛台、神龛、家具以至古玩与假山。须弥座已从神圣尊贵之物,发展成为由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等部分组成一种叠涩(线脚)很多的建筑基座的装饰形式,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基座。后来一些家具,如屏风之类的底座也经常采用这种形式。
梵文音译为“曼陀罗”或“曼达”、“满达”。据佛经记载,印度密教修法时,为防止外道“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定界线或修建土坛,并在上面设置诸佛像,表示诸佛聚集或轮圆具足。后来,修法时设置的坛和划定的界线被称为坛城或曼荼罗。坛城以立体或平面的方、圆几何形并塑或绘以神像法器,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比喻佛教世界的结构。由于密教修法的内容不同,坛城的设置形式和内容(陈设品)也各不相同,极其复杂。为便于人们修行,后人据其内容以金、石、木、泥(土)等材料和绘画方式分别制成样式不同、大小不一的坛城,以表示不同的佛陀世界,陈设于佛堂,以供观想。雨花阁内3座掐丝珐琅坛城是国内最大的立体坛城,圆形底盘直径3.65m,正中为蓝色正方形供台,高0.7m,每边长1.69m。供台侧面分四色,北红,南白,西黄,东蓝,每面上嵌1个杵头。供台上是正方体宫殿,开四门,每门前装饰华丽的五彩牌坊,殿内供主尊神与侍从神,周围装点幡幢、白辕、飞天等。坛城亦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背光指佛、菩萨像背后之光相,常作火焰纹,火焰象征佛、菩萨之智慧。大至分为项光(又称头光)和身光(又称举身光、舟形光)二种,其形式依时代、地方、佛菩萨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中国佛教两大派系之一,形成于藏族地区,发展、传播于藏、蒙、土、裕固、纳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是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佛教。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等几代赞普支持佛教,翻译佛经,创建桑耶寺,佛教有了初步发展。9世纪中叶,朗达玛上台兴苯灭佛,佛教受到毁灭性打击。10世纪后期佛教又从阿里和多康地区复兴,根据不同的佛法传承,形成宁玛、噶丹、萨迦、噶举等众多教派。元朝以后,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在中央政府扶持下曾先后取得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权。藏传佛教中有由《丹珠尔》、《甘珠尔》两部分组成的藏文《大藏经》,其寺院组织严密,学经制度健全,修行上“显密并重”。以无上瑜伽部密法为最高最深之法。
金刚亥母原本是古代苯教中的一种神灵,后来被莲花生大士降伏,成为密教中的本尊或护法。金刚亥母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单身像和双身像,其双身像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上乐金刚的明妃形象出现。按照佛经所述,金刚亥母对有情众生特具悲心,如以金刚亥母为本尊进行修行,可得到“净除烦恼、显俱生智”,“调柔气脉、证无死果”,“降伏魔仇,摄十法界”三重功德。民间称四大金刚,即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持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手托宝塔的西方广目天王,手持宝幢的北方多闻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