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胜佛母唐卡,18世纪,北京,布本,彩绘,通高133厘米,宽87厘米,画心纵75厘米,横57.5厘米。清宫旧藏。尊胜佛母是一位寂静端庄形佛母,慈悲为怀,救世急切,能使人延寿增福,颇受信徒崇拜。她与无量寿佛、白度母并称为藏传佛教长寿三尊,是福寿吉祥的象征。画面中尊胜佛母为白色身,三面八臂,中间面白色,右侧一面为黄色,左侧面为绿色,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功德和事业。其头戴五叶宝冠,身佩璎珞,着绿、红、蓝各色天衣。主臂两手在胸前,左手持金刚交杵,右手持珠,其余各手伸向两侧。右侧手分别托化佛、持箭、施与愿印,左侧手施无畏印、持弓、托宝瓶,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寂静端庄。主尊周匝排列着307尊小法身尊胜佛母像,小法身像的形象与主尊相同,在纯白色底子上用线描勾勒,不上彩,构成虚实相间的空灵境界。唐卡背后贴有白绫签,其上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记,其中汉文为:“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钦命章嘉认看新画番像居中大法身尊胜佛母,周围画小法身尊胜佛母三百七尊……右”。藏传佛教造像中长寿三尊之一,是毗卢遮那的化身。三头八臂,主尊白色,右手持十字交杵,左手持绳索,左右六手分持弓、宝瓶、阿弥陀佛像、箭,结禅定印、与愿印等。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之意译,在藏传佛教体系中,其既为理想的佛国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同时又是可以赐予众生今生世寿的长寿佛。中国佛教两大派系之一,形成于藏族地区,发展、传播于藏、蒙、土、裕固、纳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是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佛教。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等几代赞普支持佛教,翻译佛经,创建桑耶寺,佛教有了初步发展。9世纪中叶,朗达玛上台兴苯灭佛,佛教受到毁灭性打击。10世纪后期佛教又从阿里和多康地区复兴,根据不同的佛法传承,形成宁玛、噶丹、萨迦、噶举等众多教派。元朝以后,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在中央政府扶持下曾先后取得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权。藏传佛教中有由《丹珠尔》、《甘珠尔》两部分组成的藏文《大藏经》,其寺院组织严密,学经制度健全,修行上“显密并重”。以无上瑜伽部密法为最高最深之法。

由宝石、珍珠和贵重金属串联起来的环状物,古代南亚次大陆有地位的人们与我国古代贵族常佩带。在佛教造像里菩萨身上多披挂璎珞。

佛教中对诸天人所着之衣的称谓,如《菩萨璎珞本业经(下)》曰:“净居天衣重三铢。”后演变为对神仙的非凡服饰的泛称。又名“接引印”。即左手下垂,伸五指,掌心向外。

施无所畏之德,离怖畏之印明,即象征施一切众生安乐无畏之印。结此印时,举右手,五指前伸,掌向外。

右手上张,五指并拢伸直,掌心向外。

又称全跏坐,正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结砌趺坐的姿式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相传释迎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正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章嘉是清代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余为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

文章标签: 佛教 佛母 作品 藏传佛教 白色

猜你喜欢

达赖喇嘛源流——云丹嘉措唐卡
诸佛菩萨圣像唐卡
调服部多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罗睺罗与巴古拉尊者唐卡
上乐王佛唐卡
佛海观世音菩萨唐卡
无量寿佛唐卡
文殊菩萨源流唐卡(之一)
班禅喇嘛源流——须菩提唐卡
达赖喇嘛源流——静息观音唐卡
达赖喇嘛源流——益希沃唐卡
金刚萨埵唐卡
无量光佛唐卡
莲花舞自在观世音菩萨唐卡
那迦犀与半托迦尊者唐卡
达赖喇嘛源流——索南嘉措唐卡
达摩多罗尊者与天王唐卡1
秘密佛——密集不动金刚唐卡
1.1812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