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溅瀑图》轴,清,恽寿平作,纸本,淡设色,纵104.9厘米,横43厘米。本幅自题:“古木垂蘿高岩濺瀑圖。放筆藤花落研池,夜來移石有雲知。開軒長挂南山影,何必東籬泛菊時。毗陵惲壽平。”钤“園客”、“壽平”、“墨涔”、“南田草衣客”、“正叔仿古”、“遊戲筆墨”印六方。鉴藏印“虛齋審定”、“柏氏家藏”、“孫煜峰珍藏印”、“柏成樑鑒賞章”4方。本幅近景所绘树木不多,但富于形态变化,古木虬枝,青藤临风垂挂,二者穿插盘绕中显现出条理性。中景泉水潺潺,芦苇简约,将远、中景自然隔开,从而增强了全幅的纵深感及空间感。远山以淡墨干笔作长披麻皴,笔触开阔疏朗,显示出清逸深幽的韵致。此图不刻意求工、求似,唯求自然天趣,显示出恽寿平一向所追求的平淡超逸的审美意趣,为恽寿平精品之一。恽寿平(1633—1690年),又名格,字正叔,号南田、白云外史等,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早年工绘山水,宗元人王蒙画风,笔墨清灵秀洁,意境萧散幽淡。后改绘花鸟,远师宋徐崇嗣,近学明人,注重写生,更发展了没骨技法。所画花鸟禽鱼很少用笔勾线,主要以水墨直接点染,追求天机物趣,一洗前习的画法而对后世花鸟画的创作影响极大,开创了“常州画派”。他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并称“四王吴恽”,亦称“清六家”。

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疏林野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董源多运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长披麻皴,董、巨所创江南山水画派系即以披麻皴为显著特点之一。

文章标签: 恽寿平 古木 南田 常州 水墨 山水 董源 花鸟 山水画 江南 麻皮

猜你喜欢

山水花卉神品册
百花图卷
花果蔬菜
出水芙蓉临陈淳
读书乐志图扇面
仿古山水册
仿倪瓒古木丛篁图
古木垂萝图轴
寒香图页
山水扇面
青山卞居轴
李香君像轴
三希堂记意图
无量寿佛图
山水册页
捧梅图纸本
江山无尽图卷
梅花牡丹图卷
1.0503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