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图》轴,清,高翔绘,纸本,墨笔,纵79.7厘米,横41厘米。画幅左上款识:“舟移森木名园改,岸逐朱华翠盖浮。珍重复翁诗句好,特将残墨画山丘。壬寅上元日,以无声之诗作有声之画也。呵呵。西唐山人高翔题。”钤“蕉园”印。右下角鉴藏印钤“震斋珍藏”。“壬寅”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上元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扬州画派”中高翔以善画山水享有盛名。此图是根据“复翁”之诗句创作的,描绘了画家理想中的隐居场所。画中山水秀丽,草木丛生,枝繁叶茂,苍翠欲滴,山中茅舍掩映其中,翠竹怀抱,以示主人高洁的品行。近处湖水清澈平静,游艇荡漾其间。船夫摇桨站在船尾,船篷内三位文人雅士相对而坐,赏景吟诗。文人隐逸题材是元明文人画时常表现的题材。在高翔笔下,元明画中所表现的超尘脱世之感减弱了,显得真切写实。画中山水因受画家本人游历的影响而显示出扬州特有的秀润景致。在高翔的作品中,近取景的小品山水大多取材于家乡景物和本人生活的环境。汪鋆的《扬州画苑录》中对高翔评道:“权法渐江,又参石涛之纵恣,亦善于折衷者。”“渐江”指清初画坛四僧中的弘仁。此图的山石勾勒简略,笔法简洁秀雅,略带方折,有弘仁笔意,但不同于弘仁的冷隽苍劲,而给人以清新、明秀、活泼之感。此外,画中的山石皴法较少,多以或浓或淡的线条直接画出,树叶或圈或点,用笔轻松随意,可以看出石涛的影响,只是将石涛的纵恣变成秀雅的韵致了。高翔(1688—1753年),字凤冈,号樨堂,又署西唐,甘泉(江苏扬州)人。终身布衣。晚年右手残废,常以左手作书画。能诗,擅绘山水花卉,精于写真和刻印。所作山水取法弘仁和石涛,画风疏秀,自成一格。园林小景,则多从写生中来。笔墨秀雅苍润,以气韵生动取胜。与金农、罗聘等人同为“扬州画派”重要的画家。著有《西唐诗钞》。道家解释宇宙分为天、地、水三界,分别以天官、地官、水官掌管。到北魏时以三官配三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定为天官诞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地官诞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水官诞辰为下元节。
本义为上元节之夜。由于此夜民间习俗喜吃汤圆,后乃把汤圆称为元宵,更把上元节称为元宵节。汤圆,先秦已有类似食品,唐代称面茧,宋时称“圆子”或“团子”,当时已很盛行,有合家“团圆”之意。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期活跃于扬州的画派,代表画家有华嵒、李鱓、李方膺、金农、罗聘、黄慎、闵贞、郑燮、高凤翰、汪士慎、高翔、陈撰、李鱓、边寿民、杨法等。作画多以花卉为题材,也画山水、人物。他们的风格个性虽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并突破了陈套俗制,自由地驰聘笔墨,抒发胸怀,重视品格、文学、书法等方面的修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给人们以有力的启示,其艺术对后世水墨写意画的发展也起了积极作用。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遂大行其道。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标举“士气”,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汪鋆(1816—?年)字研生,江苏仪征人,工诗,邃于金石,善山水花卉,兼能写真。《扬州画苑录》成书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此书专录扬州地区画家,自清初至清末共558人,四卷。材料搜罗丰富,确切可信。石涛(1642—约1718年),俗姓朱,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明灭亡后,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号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工于诗文,擅绘山水、兰竹、花草及人物。其笔情纵恣凝炼,独具创新,对扬州画派和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极大。与清初画坛朱耷、髡残、弘仁合称“清四僧”,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针对画坛时弊提出诸多精辟见解。弘仁(1610—1663年),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出家后释名弘仁,号渐江学人,又号无智、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明亡后入武夷山为僧,云游各地后回歙县,住西郊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常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善画山水,早年从学于孙无修,中年师萧云从。其画取法元代倪瓒、黄公望,构图洗练简逸,笔墨苍劲整洁,善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他重视师法自然,善画黄山、武夷山诸景,传达山川之美,意境伟峻秀逸,“得黄山之真性情”,与石涛、梅清同成为“黄山画派”的代表人物。在安徽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海阳四家”,形成“新安派”。同时,与石涛、八大、髡残合称“清初四僧”。

文章标签: 山水 扬州 石涛 高翔 画家 画派 弘仁 笔墨

猜你喜欢

高翔山水图轴2
高翔山水图扇页
高翔山水图卷
高翔梅花图轴
清 高翔 山水册
桃花源图
竹屋小集诗意册二页合轴
寒窗十咏册
墨李
景观:山地峡谷
女性神仙聚集草药
高句麗軒平瓦
曹植碑纸本册本
天下名山图(元) 册 晋嵇康苏门闻啸图
骑马游山图
明 刘琰 行旅图页
天下名山图(元) 册 晋荀勗云台山图
0.5225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