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巨然烟浮远岫图》轴,清,王翚绘,纸本,墨笔,纵187厘米,横67.2厘米。本幅自识:“烟浮远岫图。丁卯腊月八日仿巨然笔。海虞石谷子王翚。”下钤“王翚之印”白文印、“石谷”白文印。另收藏印三方:“王藻儒考藏图书”白文印、“愉庭吴云审定”白文印、“陆朴埜娱老”朱文印。裱边钤藏印四方:“阁鉴藏”朱文印、“夫容江馆”朱文印、“愉庭吴云审定”白文印、“白云私印”白文印。又裱下端有李瑞清书牍。“丁卯”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王翚时年56岁。此幅以纵向构图取势,山头处作小块状的矾头,为雄伟的山峦增添了灵巧的韵动感。山谷间绘茂密的丛林,使苍茫的山峦增添了生命的气息。图中山石以大披麻皴皴擦,其明净淡雅的线条营造了画面云烟飘渺的意境。此图是王翚晚年仿宋巨然《烟浮远岫图》的代表作之一。据王翚仿巨然的同名画扇(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款题而知,王翚首次见到巨然的《烟浮远岫图》是在“毗陵庄太史家”,当时他42岁(癸丑,1673年),款题:“巨然《烟浮远岫图》今在毗陵庄太史家,真海内第一墨宝。余尝借观,背临大概。寄呈闻川尊先生。”又题长句,落款“癸丑上巳日,石谷重识。”王翚自此不断地仿巨然《烟浮远岫图》,或自娱,或送友人留念。他送笪重光的仿品目前藏于美国普林斯敦大学美术馆。根据图上所钤“王藻儒考藏图书”印可知本幅是他送友人王藻儒之作。《王奉常书画题跋》、《吴越所见书画录》著录。巨然,五代宋初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南唐亡,至开封(今属河南省),为开元寺僧。多以长披麻皴画山水,山顶多作矾头(石块),与董源并称“董巨”,为南方山水画派之祖。
吴云(生卒年不详),字少甫,号平斋,晚号退楼,又号愉庭,归安(今浙江湖州)人。以举人官苏州知府。工书,书宗颜真卿。亦擅画山水、竹石,并精通金石考据学。富收藏。著《两叠轩彝器图释》、《古铜印存》等书。山水画技法名。指山顶上的石块,因形如矾石顶部的结晶,故名。以矾头表现山峦的叠嶂之貌始见于北宋巨然的画作,米芾《画史》谓:“巨然少年时多作礬(矾)头。”该技法至今仍然在山水画界延续。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疏林野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董源多运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长披麻皴,董、巨所创江南山水画派系即以披麻皴为显著特点之一。根据记忆、不看原作的临摹方法。
笪重光(1623—1692年),字在辛,号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晚年居茅山学道,改名傅光,亦署逸光,号逸叟。江苏丹徒人,一作江苏句容人。清代书画家、鉴赏家。工诗文,尤以书画名重一时。书法师苏轼、米芾、董其昌,兼摹各家名帖。其书笔意遒劲,与姜宸英、汪士鋐、何焯齐名,合称四大家。山水得江山气象,高情逸趣溢于笔端。有书画论著《书筏》、《画筌》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