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止斋图》卷,元,吴致中绘,纸本,水墨,纵21.8厘米,横31.9厘米。

此图是吴致中为他的族人吴彦能所绘山间别墅“闲止斋”的景致。

画家自题:“野外罕人事,即事多所欣。坐止高荫下,遥遥望白云。东园吴致中为宗人彦能写闲止斋并集陶句。”下钤“延陵世家”、“吴致中”2印。

吴彦能,字子乃,元末延陵(今江苏常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曾拜在经学大师胡仲彝门下,在春秋学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后隐居于至亲郑居贞的家乡歙南溪(今安徽东南部、新安江上游)。吴彦能最敬慕东晋名士陶渊明弃官归隐之高操,故将自己的隐居之所取名为“闲止斋”。

此图在艺术手法上采用平远式构图,将近景、中景、远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画面近处高树耸立于湖畔,作为主体的“闲止斋”掩映于林木间。对江平沙曲岸,远岫遥岺,生动地点画出元代文人理想中的山林野趣。

全画笔墨简练而不放纵,从勾皴点染之间营造出清幽雅静的氛围。山石的画法用卷云皴,可明显地看出北宋郭熙绘画技法的影响。吴致中存世作品极少,《闲止斋图》是了解其画风的重要实物资料。吴致中(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元末明初,号东园,延陵(今江苏常州)人。擅画山水,师法北宋李成、郭熙。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后又改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没落官僚家庭,少怀高尚,博学能文,颖脱不羁。曾做过几任县令一类的小官,后辞官归隐。他在文学领域具有很高的成就,归隐后写了大量田园诗,成为山水田园派的创始人,其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卒后亲友私谥“靖节”。山水画技法名,“三远”之一。出自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中国画传统技法名,用以表现山石树木纹理,由北宋山水画代表李成、郭熙最先使用。郭熙,字淳夫,河南温县人。早年似是一位职业道士,没有正式从师学画,靠自己苦心学习钻研,终成一位杰出的画家。曾为御画院艺学,提升到“翰林待诏直长”的画院最高地位。生卒年不详,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间(1068-1085年)。他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其画直到晚年不但毫无习气,反愈精神,被誉为李成、范宽之后“独步一时”的山水画大师。同时,他还是一个美术理论家,由其子郭思记录整理的《林泉高致》就是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文章标签: 郭熙 吴致中 山水画 技法 闲止斋 创作 李成 地位 大师 山石 画家 山水 平远 延陵 陶渊明

猜你喜欢

碧梧苍石图
枯木竹石图
扶醉图
墨竹图
竹枝圖
高士观眺图
芭蕉唐子图
渔父图
墨竹坡石图
幽篁秀石图
枯木竹石图
九歌书画
无题
岳阳楼图
西郊草堂图
夏日山居图
五家合绘卷
山居图
0.6223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