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料是一种人工烧炼的特殊彩料,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需依赖从欧洲进口,雍正六年以后,清宫造办处已能自炼20余种珐琅料,而且色彩种类比进口彩料更为丰富,遂使珐琅彩瓷器的生产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多以胭脂红、蛋黄及蓝色作地,还有一类特有的在宜兴紫砂胎上画珐琅彩的器物。典型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是中国古代彩瓷工艺臻达顶峰时期的产物。那些形状看似普通的珐琅彩盘、碗、瓶等,已摆脱被用作餐具的功能,纯属能给人们视觉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珍品。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从西洋传入我国的一种低温彩釉,亦称“蔷薇红”、“洋金红”、“玫瑰红”。浅淡者为“胭脂水”,浓重者又称“胭脂紫”。胭脂彩的工艺为首先在烧好的素瓷上采用喷釉的方法将釉料薄施于其上,入窑经800°C低温再次烧制而成。胭脂彩以金为着色剂,但与金的颜色截然不同,在铅硼熔剂中加入万分之一左右的金,就会出现浅粉或红紫系统的颜色,由于它略带螺红的色调,极似胭脂,故称胭脂彩,俗称胭脂水。胭脂红色在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绘中偶有应用,如当时珐琅彩中出现的淡红蔷薇色,似红宝石般的浓胭脂色,或闪紫的苏枋色等。到雍正时期,出现了众多呈色稳定、以单一胭脂彩作装饰的器物。造型以杯、碟、盘、碗较为多见,均为景德镇窑所制。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珐琅彩料中的一种。康熙时期珐琅彩料都从国外进口,雍正六年(1728年)宫中自炼珐琅彩料成功,色彩达18种之多,单独以某一种色料绘画瓷器仅见红料彩与蓝料彩两种。画法始于雍正时期,盛行于乾隆时期,嘉庆、道光时期仍有少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