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葫芦纹碗,清雍正,高5.8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4.6厘米。碗口外撇,弧腹,圈足。碗内光素,碗外施粉彩图案三组:口沿绘缠枝花一周;碗身饰折枝葫芦上托红色蝙蝠;近底处为变形莲瓣纹。“蝙蝠”和“葫芦”寓意“福禄”。外底青花双方栏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此碗胎体细薄,绘画笔调纤柔,色彩淡雅,十分精致。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文章标签: 粉彩 青花 瓷器 折枝 乾隆 图案 纹饰 葫芦 装饰 变化 牡丹 中国

猜你喜欢

德化窑白釉暗花胆式瓶
五彩祝寿图插屏
宜兴窑紫砂百果壶
黄地粉彩丛竹纹盅
青花缠枝莲瓶
青花转心瓶
五彩朵兰怪石纹筒式瓶
青花云龙纹炉
黄地红蝠金团寿字纹盖碗
紫砂方斗式壶
德化窑白釉暗刻牡丹纹盘
黄地粉彩梅鹊纹圆瓷片桌心
黄地粉彩灵芝水仙纹长方花盆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宜兴窑紫砂花口花盆
紫砂小圆壶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
蓝地描金开光粉彩山水兽耳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