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白釉印花博古图菊瓣盘,金,高1.7厘米,口径14.2厘米,足径9.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盘菊花瓣式,花口折沿,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微泛灰。盘内底模印花卉纹。此盘造型优美,通体呈菊花瓣式,其器形与盘心花卉纹样都是以印模一次制成,反映出定窑白瓷印花技法的时代风貌。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陶瓷纹饰工艺。即用雕有装饰纹样的瓷质印模,在尚未干透的瓷胎上拍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后期。纹饰多在盘碗的里部。宋代定窑印花题材以牡丹、梅花、莲花、萱草为多见,菊花次之。布局有缠枝、折枝、转折等方法,讲求对称。此外还有禽鸟纹、婴戏纹等。纹饰生动活泼,线条流畅。

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以刻有花纹的印模在成型后半干的坯体上压印,使花纹印到坯体上,施釉烧成后,胎上的印纹在釉层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称“模印”。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文章标签: 印花 花卉 白瓷 白釉 花纹 工艺 模印 技法 题材 瓷器 印模 方法 菊花 造型 牡丹 莲花

猜你喜欢

白地黑花猴鹿纹瓶
碗与程式化的叶子_Bowl with Stylized Leaves 42166
菜与起重机在花卉卷轴之间_Dish with Crane amid Floral Scrolls 28350
碟_Dish 46153
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
北方白釉褐彩人物盘
刻牡丹纹方砖
黑釉剔花缸
带花喷的鼓形枕头_Drum-Shaped Pillow with Floral Sprays 21632
茶碗与“油斑”标记_Tea Bowl with “Oil Spot” Markings 193045
有莲花和叶子的浅碗_Shallow Bowl with Lotus Flower and Leaves 45464
钧窑天蓝釉鸡心盖罐
钧窑天蓝釉碗2
定窑白釉印花莲池鸳鸯图折沿盘
定窑白釉印花海兽鱼纹洗
霍县窑白釉凸花带字小碗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洗
带牡丹喷雾的细长瓶花瓶(Meiping)_Elongated Bottle Vase (Meiping) with Peony Sprays 51423
0.6341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