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天蓝釉渣斗式花盆(口磨),北宋,残高17.5厘米,口径19.1厘米,足径16.2厘米。花盆原呈渣斗形,上半部因残而磨口。现为直口,圆腹,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釉面开有细碎片纹。外底刷酱色釉,开有五个渗水圆孔。圈足及底部刻有数目字“二”,刻字笔画均较细、较浅,可能为清宫后刻。此花盆造型端庄、古朴,釉色纯净典雅,当为宋代宫廷使用的陈设用瓷。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北宋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

属于高温颜色釉,从天青釉演变而来,创烧于清康熙年间,色调似天空之蔚蓝色,故称“天蓝釉”。天蓝釉含钴量在1%以下,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对呈色均有影响。

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渣斗,又名奓(音乍)斗,造型来源于瓷器,或可溯源至商周时期的青铜觚。其特点是侈口,高颈,鼓腹,短足,口径可与腹径相等或稍大,颈的高度约占全器的二分之一。当奓斗作为实用器使用时,其功能相当于唾盂。玻璃奓斗只有清代才有,并且流行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嘉庆以后虽有,但品质已差得远了。栽种花草的盆具。宋代最名贵的瓷花盆品种是钧窑专为宫廷烧制的玫瑰紫釉器,通常与花盆托一起使用。明、清两代花盆造型亦很丰富,有葵花式、海棠式、折沿式、长方、正方、六方、八方、椭圆等式,大小不等,以适应不同用途。装饰上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种。

文章标签: 花盆

猜你喜欢

定窑白釉荷叶式盏托
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
龙泉窑三足炉
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
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
哥窑青釉葵瓣口盘
建窑黑釉兔毫盏
吉州窑剪纸贴花梅花纹碗
官窑大瓶
越窑青釉瓜棱执壶
建阳窑黑釉盏
余杭窑青釉菊花小盒
西村窑青白釉凤头壶
定窑白釉剔花莲花纹腰圆枕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黑釉刻花玉壶春瓶
哥窑青釉菊瓣式盘
定窑白釉盏托
0.9055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