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体表面从上至下起8条棱线作装饰,棱线间形成8个平面,故称八棱瓶。其工艺是将玻璃吹制成圆形之后,再经压和按的手法而取得所需的造型。越窑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句。今人所谓越窑,系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衰落,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过贡瓷。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烧造少量黑瓷。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代表了越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越窑瓷器除了行销全国各地以外,从唐代开始还大量外销亚、非各国。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邢窑的中心窑场位于今河北省内丘县、临城县,因这一地域在唐代隶属邢州管辖,故名。始烧于隋代,唐代为繁荣期。盛产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洁白。唐代陆羽撰《茶经》中有邢瓷“类银”、“类雪”的记载。唐代邢窑白瓷曾一度被朝廷纳为贡品。唐代李肇撰《唐国史补》曰:“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说明邢窑白瓷在当时深受人们喜爱。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陆羽(733—804年),名疾,字鸿渐,自号桑苎翁,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出身孤苦,敏而好学。上元元年(760年),隐居浙江湖州杼山妙喜寺,与江南名僧皎然结为“忘年缁素之交”,史称“更隐茹溪”。其后,辗转于各地的名山大川,品茗弄泉,研创茶学,写就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建中四年(783年),隐居信州广教寺(后改茶山寺,在今上饶市一中校园内)。贞元二十年(804年),在湖州青塘别业病逝,长眠于杼山。作为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其有《杼山记》、《天竺、灵隐二寺记》、《武林山记》、《吴兴图经》、《南北人物志》、《湖州刺史记》等行世。
秘色之名始见于晚唐诗人陆龟蒙《蒲里集·卷十二·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有说唐宋间的秘色瓷是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的瓷器精品,因其制作工艺秘而不宣得名。所谓“秘色瓷”,实为唐、五代之际越窑青瓷中的上乘之作。特指唐、五代至北宋时越窑生产的专供皇室使用的青瓷。以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发掘出土的秘色瓷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