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瓷青釉鐎斗,战国,高10.3厘米,口径16厘米,足距12.5厘米。

鐎(jiāo音交)斗仿青铜器造型,腹部置横柄一个,底下承以三足。腹上部饰弦纹2周,器内外施青釉。

鐎斗,又称“刁斗”,盛行于汉、晋。常与形状如钵、胎壁较厚、口沿置对称半环形双鼻的火盆共存,说明鐎斗被搁置于火盆上,盆中加放炭火即可用来温食,应是模仿“暖锅”而作。外出途中可作温食用具,军旅多用之。唐诗中有“行人刁斗风沙暗”句。

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印纹硬陶发展而来。

文章标签: 温食 春秋 青瓷 风沙 唐诗 行人 火盆 青铜器 腹部 造型 陶向瓷 军旅 暖锅 用具

猜你喜欢

罐子的嘴,脖子和肩膀的片段
盖碗Covered Bowl
碗与浮雕装饰
装饰耳杯
陶铎
米字纹陶罐
带把手的卵形罐子_Ovoid Jar with Handle 21517
灰陶盖鼎
春秋 陶编钟
原始青瓷虎形器
青黄釉拍印水波纹陶彝
碎片
彩釉壺
羽状文扁壺
印网格纹硬陶片
灰陶暗花盖盒
带把手的碗
拍印几何纹灰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