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通高4.8厘米,直径11厘米1989年冬出土于虞山南麓明天顺间恩封承德郎刑部主事程景和夫妇合葬墓。墓主之子程宗为景泰二年(451年)进士,历官陕西布政使、刑部左侍郎及工部尚书等,地位显赫。木胎,盖与盒座以子母口扣合,平面呈圆形。盖面中央雕三朵云勾纹,环绕乳丁成圆状,周剔刻如意云纹六组。盒座外缘周施七朵云纹图案。纹饰流转自如,回旋生动。漆层皆堆积肥厚,通体用朱枣、黑枣两色更叠髹刷,枣色间露出清晰黑线。盒底部和内壁均髹磨光黑漆。整件器物色调沉穆,纹饰古朴,刀法圆润工艺精湛。“剔犀”为雕漆技法之一,是中国古代髹漆工艺的重要种类,始于唐代,宋代趋于定型而盛于元明,至清中期后走向衰落。制作时用两种或三种色漆,在器物上有规律地逐层髹刷,至相当厚度时用刀剔刻出花纹。因能从刀口断面看见不同色层,与其它雕漆效果相异,故称“剔犀”。剔犀器因制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极高而在当时属于高档用品,且由于漆器不易保存,传世甚少。
文章标签: 剔犀 盒座 器物 工艺 程景 夫妇 合葬墓 剔犀器 程宗 主事 进士 景泰 布政使 陕西 效果 历官 雕漆

猜你喜欢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章
1949年“浙东人民解放军”符号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铅印件
1936年“打倒蒋介石卖国贼”标语
1936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标语
1949年四明简讯第四十七号
1943年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贰佰市斤米票
1948年时事简报第三期
1944年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施政纲领
1946年中国共产党党章
1949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对各军区关于部队官兵关系问题的指示
1927年农协会记录本
民国时期教育潮第一卷1---10期
1945年苏中出版社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949年农民报第四期
1949年农民报第二期
1949年浙南周报快报第十五号
1938年陆军新编第四军证明书
0.4778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