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珐琅风挡烛台,清,玉烛台通高24.5厘米,底径宽9厘米;铜珐琅风挡通高32.5厘米,底盘径10.3厘米。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照明用具,此处为佛前供器。其历史十分悠久,战国时已有各式精美的铜烛台,三国两晋时期制瓷工艺发展,青瓷烛台出现,并逐渐取代了铜烛台。三国有羊形烛台,西晋有狮形烛台,南朝有四管带座烛台。隋唐时期烛台的造型更加丰富。明宣德有青花八方烛台,烛台上置蜡烛形插柱。正德时期的烛台基本保持明初烛台之结构,清代仍沿袭这一器形。

文章标签: 珐琅 烛台 时期 琉璃 珐琅器 工艺

猜你喜欢

白玉镂雕龙螭斧式佩
白玉团花圆形盒
青金石御制诗山子
白玉光素斗笔
碧玉镂雕牡丹纹盒
碧玉兽面纹双筒形花插1
白玉十二辰圆形佩——卯
青玉十二生肖——龙
碧玉镂雕双婴耳荷叶杯
青白玉十二生肖
碧玉兽耳活环香熏
翠雕人物山景山子
玉围棋子
白玉龙凤纹鸡心佩
白玉镂雕荷包式香囊
翡翠圆芯
青玉卧狗
白玉夔龙纹唾盂
0.8972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