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谷纹璏,战国,长6.5厘米,宽2.3厘米,高1.4厘米。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墓出土。此璏由典型的青玉料制成,这种玉料在除璧以外的战国玉器中很少出现。作品呈长方形,片状,两端向下卷,表面饰凸起的谷纹,每3个谷粒为一组,以阴线相连。关于古代玉剑饰的各部位名称,文献记述有所不同,反映出时代、地区间的称谓差别。宋以来的古代图册中,多把此类作品标注为“璏”。吴大澂《古玉图考》把这类玉件称为“璲”,但古文献中把“璲”释为与剑饰有别的佩玉,吴大澂是将剑鞘视为剑衣,将玉饰视为服饰的延伸。从考古发现看,它是饰于剑鞘侧面的玉件。目前所见这类玉饰主要为长短两种,其花纹、形制多有变化。玉器纹样之一,即以减地法在玉器表面打磨出类似谷粒的纹样。吴大澂(1835—1902年),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苏州人。曾官至广东、湖南巡抚。善山水、花卉,用笔秀逸,兼善篆刻。喜收藏,精于鉴别,尤能审译古文奇字。
文章标签: 吴大澂 作品 玉器 玉件 文献 表面 剑鞘 玉饰 秀逸

猜你喜欢

白玉虎马相噬片饰
玉镂雕双龙首佩
碧玉龙形珮
吊坠有两个龙头
吊坠形式的戒指
带螺旋的圆盘(bi)
玉扭丝纹瑗
玉镂雕虎形剑璏
Dagger-ax(ge戈),片段重做
CHAPE
阿切尔的thumbring(ban zhi)
玉镂雕龙形佩
琉璃象嵌玉
龙的吊坠
玉兽面谷纹璧
阿切尔的thumbring(ban zhi)
服装钩与卷轴
玉谷纹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