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高27.4—34.5厘米,宽36.5—40.7厘米,厚5—8.9厘米。淳化阁帖是北宋王朝编印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书艺法贴,集宋代以前书法艺术之大成。不幸的是,此贴印数不多且刻版即毁于火,所以流传的少量贴本,后来成为稀世之珍。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封其第14子朱瑛为肃王,王府就设在兰州,同时赐他一部宋初拓印本淳化阁帖。肃王府一直视此贴为传代之宝,秘不示人。延至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方由著名金石摹刻专家漫如玉、张应召主持,采用陕西富平所产质量特优的铜磐石摹刻,历时七载,完成两面刻文的贴石共144块。据我馆研究书法的秦明智、徐祖蕃两位老专家考证,肃府贴本的前8卷,确系当年北宋宫廷刻版的原拓,今西安碑林所立贴石,即据肃府初拓本重摹而成,“足见肃府本影响之大”。这套刻石是如今尚存的时代最早、质量最好、保存也最完整的一部淳化阁帖刻石。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确认为国家级文物,是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之外的另一宗镇馆之宝。贴石逼真地再现了包括王羲之、王献之、张芝、钟繇、锁靖及欧、褚、颜、柳诸家在内的宋以前历代书法巨匠的精品,堪称我国书法艺术的一座宝库。同时,甘肃省博物馆还保留了一部明代翻刻的《淳化阁帖》拓本,被称阁贴中的“善本”。

猜你喜欢

明万历伯牙心法
明刻汪无如坐隐先生完捷径奕谱
明万历《地藏菩萨所说十王判断善恶因果经》经卷
明 松陵集十卷
明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教草
明 虞山书院志十五卷
明 天启六年刊 萝轩变古笺谱
宝物目録_奈良県_中巻_法隆寺
古裂帖(2)
天形道貌一册
望月間道
古裂手鑑
明残袖珍经书
錦窠翁耋筵会出品図画
博物館魚譜_金魚
明末刊本唐六如画谱一册
第二内博諸県海産動物写生
0.6226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