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仕女放鸢图盘 清康熙春天是放风筝最好的季节,古人对风筝的早期称呼为“纸鸢”或“纸鹞(yào)”筝最早的雏形之所以早前叫“纸鹞”或“纸鸢”,是因为“鹞”是一种样子像鹰,比鹰略小,以捕食小鸟为生的较为凶猛的鸟类,通常称“鹞鹰”、“鹞子”。人们也把类似鹞的鸢称做鹞鹰。而最早出现的“木鹞”即为此形状的“风筝”,它始见于春秋时期。史料《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zhuó)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而真正出现“风筝”一词就是前文所提到的五代时期,明代陈沂(yí)在《询刍录》中这样写道:五代李邺(yè)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古人会在清明时,把自己所有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面,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据说这样能放掉“晦气”、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此件藏品构图恰当,令人浮想联翩,值得一提的是此处风筝好似从宫墙中伸出,好像断了线飞走了,一如放走了晦气,女子们的面容与姿态都是神采飞扬的又似乎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
文章标签:
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