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十二年江西书局刻本《重刊宋本周易注疏附校勘记》

一、书籍背景与版本信息

《重刊宋本周易注疏附校勘记》是清代江西书局在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所刻印的一部经典著作。此书以北宋时期周敦颐、程颢、程颐等人注释的《周易注疏》为基础,并附有校勘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易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周易》作为儒家经典“五经”之首,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周易注疏》则是在宋代由官方组织编纂完成,其注释详尽且具有权威性。

二、书籍内容概述

《重刊宋本周易注疏附校勘记》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周易注疏》,二是附录的校勘记。《周易注疏》本身是对《周易》文本及其义理进行注解和阐释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唐代孔颖达主持编撰的《五经正义》中对《周易》的注疏内容。而校勘记部分则是对原文进行细致校对后的成果,旨在纠正前人注释中的讹误,并补充遗漏之处。通过这样的方式,该书为后世学者提供了更为准确可靠的文本依据。

三、刻印技术与出版特点

清同治十二年的江西书局刻本在技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江西书局成立于清代中期,是当时著名的官刻机构之一,在刊刻古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版本采用木活字印刷技术,字体工整清晰,版式规整有序。此外,书中还运用了多种符号标记法来区分正文与注释,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同时,校勘记部分采用了双行小字的形式排布于页面下方,既不影响整体布局,又能够清晰地呈现校勘结果。

四、学术价值与影响

《重刊宋本周易注疏附校勘记》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继承和发展了宋代以来对《周易》的研究成果,为后世易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附带的校勘记部分,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比对分析,揭示了许多早期版本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周易》文本的规范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该书还促进了清代学术界对古典文献整理工作的重视,成为清代考据学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五、结语

综上所述,《重刊宋本周易注疏附校勘记》不仅是清代江西书局的一项重要成就,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以其严谨的态度、精湛的技术以及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书籍出版史上的典范之作。无论是从版本学的角度还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部书都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并加以珍视。

猜你喜欢

光绪二年刊本费晓廔东轩吟社画象刊本一册
清刊本五百四峰堂诗钞八册
石朱斋的页面
石朱斋的页面
石朱斋的页面
石朱斋的页面
清孝慈高皇后谥册
石朱斋的页面
石朱斋的页面
来自石柱寨舒华普的页面
清太祖高皇帝谥册
乾隆二十二年刊本铁网珊瑚八册
嘉庆四年刊本明画录一册
康熙三十二年刊本江?销夏录六册
芥子园画传
《芥子园画传》线装五册
乾隆五十七年刊本山静居画论一册
石朱斋的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