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五年铅印本《接引宝筏·卷一卷三》概述

出版背景与历史价值

《接引宝筏·卷一卷三》是民国时期佛教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版时间为民国十五年(1926年),采用铅印技术制作。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变革阶段,传统文化与现代印刷技术的结合使得此类书籍得以广泛传播。该书由著名佛教居士欧阳竟无主编,属于佛教唯识学经典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宗教意义。

内容结构与主题

《接引宝筏》全书共分为六卷,其中《卷一卷三》主要围绕唯识学的核心概念展开论述。第一卷侧重于唯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阿赖耶识、末那识等八识的详细解析;第三卷则进一步探讨了唯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特别是修行者如何通过禅定达到解脱。书中引用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原文,并辅以注释和评述,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唯识学思想的途径。

版本特点与印刷技术

作为民国时期的铅印本,《接引宝筏·卷一卷三》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印刷技术,纸张质量优良,字体清晰工整。与传统的雕版印刷相比,铅印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文本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此外,该版本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手稿校对痕迹,反映了编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些特点使得该书成为研究民国时期佛教文献传播的重要实物资料。

学术影响与研究价值

《接引宝筏》的出版标志着唯识学在中国近代的复兴。欧阳竟无及其弟子吕澂等人通过对唯识学的研究,推动了佛教哲学的现代化进程。《卷一卷三》中提出的许多观点至今仍被学术界广泛讨论,尤其是在唯识学与现代心理学、认知科学之间的联系方面。此外,该书还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佛教思想的发展脉络。

结语

总结与展望

《接引宝筏·卷一卷三》不仅是民国时期佛教文献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见证。通过对其出版背景、内容结构、版本特点以及学术影响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未来,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这类珍贵文献将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与利用,为研究者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注意预防感染血吸虫病的布告
天书;天枢(BookfromtheSky)
湖南省人民政府奉命印制的“中南军政委员会关于迅速分配山林与保护林木的布告”
诗稿册
谢觉哉致姜国仁的信
诗稿册
games_sportingequipment_document
行書七言絶句軸
清•太平天国官刻印书钦定士阶条例
林伯渠致姜国仁的信
诗稿册
茶点票
盛氏愚斋往来函牍(77册)
順風耳像
中学国文及历史教学笔记
順風耳像
1947年太行二届群英大会丛书之七模范村级干部
印谱六十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