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寿昌所著的《广西省参议会选举议长之争执》是一部深入探讨民国时期地方政治运作的重要文献。该书聚焦于广西省参议会选举过程中围绕议长职位产生的争议,通过对这一具体历史事件的剖析,揭示了当时中国地方治理中的复杂权力关系和政治生态。
作者采用了详实的历史资料分析法,结合档案文献、报纸报道以及当事人的回忆录,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研究框架。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史料,龚寿昌不仅还原了事件的真实过程,还对其背后的政治逻辑进行了深度解读。此外,他还运用了社会学中的权力结构理论,对参与争议的各方势力及其利益诉求进行了系统梳理。
书中详细描述了广西省参议会选举议长时爆发的激烈争执。主要争议点集中在候选人的资格认定、投票规则的合法性以及幕后操控等方面。这些分歧不仅反映了地方精英之间的矛盾,也暴露了中央政府在地方管理上的无力感。
文中指出,此次选举争执涉及多个利益集团:首先是地方士绅阶层,他们希望通过掌控参议会来维护自身利益;其次是新兴商人团体,他们试图借助新的政治平台扩大影响力;最后是来自中央的官员,他们希望借此机会加强对外省的控制力。三方在选举过程中展开了复杂的博弈,最终导致局势升级。
此事件对广西省乃至整个中国的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加剧了地方分裂主义倾向,使得省级政权更加难以统一协调;另一方面,也为后来的国家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龚寿昌的研究超越了单纯的史实叙述,而是将这一案例置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中进行考量。他的工作为后续学者研究民国时期的地方自治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启发我们思考当代社会治理中的类似问题。
综上所述,《广西省参议会选举议长之争执》是一部兼具学术严谨性和实践指导性的著作。它不仅再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更为理解近现代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