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松喦(1899~1985), 中国现代中国画家。1899年 9月11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杨巷镇湖墅村,1985年9月4日卒于江苏省南京市。又名松岩、松喦,40年代曾用名喦庐主人。父为晚清秀才,设私塾为业。曾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艺术顾问、江苏美协名誉主席,1977年任江苏国画院院长,后任名誉院长。1983年,他在85岁高龄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他多年的宿愿。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在1984年重病手术后,仍坚持创作,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创作不止。

钱松喦 [1]  8岁随父学习诗、文、书、画,15岁开始写生。

1918年考入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受胡汀鹭影响,钻研石涛、石溪、唐寅、沈周画艺,并接触西画技法。钱松喦便随师学画,技艺日益提高。他一面博览历代名画,广交书画朋友;一面刻意临摹名画。曾对一幅石溪真迹临摹 3年,又临摹唐寅、石涛等笔法,兼收宋、元、明、清各家之长,奠定了他的传统绘画基础。后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学生时代已负盛名,曾创作《贯华阁图》,得到了名画家吴观岱的赏识。建国后,钱松喦工作积极,刻苦钻研中国画艺术。

1923年毕业,先后在苏州、无锡等地的中小学及无锡师范学校、无锡美术专科学校任教。

1929年创作《寿者相》《山水》等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 1次全国美术展览。

1950年,他当选为无锡市第一届文联主席。

1954年被选为无锡市人大代表和人民委员会委员。

1955年任无锡美术协会主席,开始探索中国画传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1957年 6月被聘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后任院长,同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江苏分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委员、第4、5、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钱松喦重视深入生活,反映时代,不辞年高体弱,先后10余次外出长途旅行写生。1960年与傅抱石等游豫、陕、川、鄂、湘、粤 6省,后又去皖、鲁、粤、赣等省。在饱览大自然之美的同时,体察新旧社会的变迁。他热情洋溢地绘写现实,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1972年开始为中国驻联合国大厦办事处作大幅国画《长城》。

1973年创作《春满石城》和《泰山顶上一青松》。

1974年为广州交易会工艺厅画一大幅山水画。

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乘兴作画《南京新貌》,并题诗 2首。在庆祝建国30周年期间,曾举行大型个人画展。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十指负伤,握笔困难,因之偶作指画,别具神韵。钱松喦曾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艺术顾问、江苏美协名誉主席。

1977年任江苏国画院院长,后任名誉院长。

1983年,他在85岁高龄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他多年的宿愿。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在1984年重病手术后,仍坚持创作,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创作不止。

他生前给中共江苏省委写信,把他的百余幅艺术珍品赠给无锡市人民,在他无锡市桥巷的旧居内建立“钱松喦藏画室”。


钱松喦为中国画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生前政府为其出版个人画集(辑)17集(辑),理论著作1集,拍摄专题纪录片3部。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均收藏或在显著位置陈列其作品。华国锋、胡耀邦、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将其作品以国礼馈赠给法国总统、日本首相及著名的外国要人收藏。钱松喦的作品,章法构图变化多端,色彩运用大胆独特,个人风格显著明了,堪称“承前启后,一代宗师"。


文章标签: 钱松喦

猜你喜欢

山水诗画图
蜀道行旅图
三峡奇境
南瓜
山岳颂
西陵峡
青嶂合幽图轴
高原城市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红枫小鸟图轴
牡丹图轴
龙马精神书法
书法
西泠鸿雪
百禽图 绢本
法师罗汉长卷
花卉虫草
花卉四条
0.4976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