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浙东简讯第十六号

背景与发行时间

浙东简讯第十六号是解放战争期间由中共浙东区委机关刊发的一份重要军事政治情报简报。该简报于1948年夏季正式出版,作为当时浙东地区地下党组织的重要宣传工具,它及时传递了国内外局势动态及解放军的作战进展,为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

主要内容与功能

浙东简讯第十六号的内容涵盖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外时局分析,特别是对国民党政府内部矛盾和经济危机的深度解读;二是浙东地区解放军的最新军事行动,包括战役部署、战术运用以及地方武装力量的发展情况;三是地方党组织的工作报告,如地下工作的开展情况、群众动员的成果等;四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新动向,为革命者提供理论指导和战略参考。

编辑与发行机制

这份简报由中共浙东区委负责编辑和发行,其编委会成员多为资深地下工作者和军事专家。他们通过严密的信息收集网络,将来自前线和地方的情报汇总整理后刊发。发行方式采取秘密传播的方式,通常通过地下交通员或隐蔽渠道递送到各地党组织手中,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历史影响与评价

浙东简讯第十六号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为浙东地区的党组织提供了宝贵的情报资源,还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士气。通过深入剖析敌我形势,它帮助基层干部和战士认清了革命胜利的必然趋势,增强了斗争信心。此外,简报中的战术分析和理论指导也为地方武装力量的成长提供了重要帮助,为后续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献价值与研究意义

作为一份历史文献,浙东简讯第十六号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它不仅是了解解放战争时期浙东地区革命活动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中共地下工作和军事斗争策略的珍贵档案。通过对这份简报的研究,学者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和军事智慧,为当代党史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1946年中国共产党党章
1927年农协会记录本
1934年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铅印件
1915年章太炎所撰终制
1948年四明简讯第二十四号
1939年刘英给丁魁梅行书题词
1907年秦岐农为纪念秋瑾遇害所绘的西泠悲秋图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城市政策
1949年农民报第二期
1949年“浙东人民解放军”符号
韩氏墓金饰品
1948年时事简报第十四期
1926年广东国民会议促成会宣言铅印件
1948年时事简报第二十五期
1926年省港罢工委员会告同胞书
1905年秋瑾弹词精卫石手稿
1949年城市政策(第二辑)
1949年中共中央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与中国土地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