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剔红海水龙戏珠纹盘

概述

清嘉庆剔红海水龙戏珠纹盘是中国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年)的工艺珍品,属于雕漆工艺中的剔红器物。剔红是雕漆的一种,以朱漆为主要材料,在器物表面逐层髹涂数十至数百层漆,待干后雕刻出纹饰。这种工艺在元代已见雏形,至明代达到鼎盛,清代则进一步发扬光大。嘉庆时期,剔红工艺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历史背景

清朝嘉庆年间,社会经济相对稳定,宫廷手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剔红作为传统工艺之一,深受皇家喜爱。嘉庆皇帝对雕漆工艺尤为重视,曾多次下令制作各类雕漆器物,供宫廷使用或赏赐臣属。嘉庆剔红器物继承了乾隆时期的精致工艺,同时在题材和装饰上更加注重简洁与实用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审美趋势。

器物特点

此盘为圆形,直径约25厘米,高约4厘米,通体采用剔红工艺制作。盘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海水龙戏珠”图案,主题鲜明,寓意吉祥。盘外壁装饰有回纹和如意云头纹,上下呼应,层次分明。整器造型规整,线条流畅,展现了清代雕漆工艺的高超水平。

工艺分析

剔红工艺的关键在于漆料的选择和髹涂技术。此盘所用漆料为天然大漆,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耐久性。制作时,工匠需将漆料逐层髹涂于胎体上,每层厚度约为0.1毫米,经过反复晾晒和打磨,最终形成厚实的漆层。雕刻时,工匠需根据设计图样,运用刀具精细地雕刻出纹饰,既要保持线条流畅,又要避免损伤漆层。此盘上的海水波浪和龙纹雕刻得极为细腻,龙身鳞片清晰可见,海水波涛汹涌,展现出强烈的动感与立体感。

纹饰解读

盘心的“海水龙戏珠”纹饰是典型的吉祥图案,象征着皇权与威严。“海水”代表浩瀚的大海,“龙”象征权力与尊贵,“珠”则寓意智慧与财富。龙戏珠的动作生动逼真,展现了龙的灵动与活力。此外,海水波涛的起伏变化也体现了匠人对自然景象的高度概括能力。

文化意义

剔红器物不仅是实用的工艺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嘉庆剔红海水龙戏珠纹盘通过精美的纹饰和精湛的工艺,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皇权的敬畏。同时,该器物也是清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技术水平。

收藏价值

由于剔红工艺复杂且耗时长,存世的嘉庆剔红器物数量稀少,因此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此盘不仅保存完好,而且纹饰精美,堪称清代雕漆工艺的典范之作。对于收藏者而言,此类器物不仅具有艺术欣赏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投资潜力。

猜你喜欢

彩漆戗金花卉纹几
剔红团香宝盒
脱胎漆香色地五彩描金西番莲纹佛日常明圆盘
“卢葵生造”百宝嵌雄鸡图长方形漆砂砚盒
清乾隆款黄漆描金彩绘勾莲佛日常明盘
杯子
剔红仿古铜壶式盒
黑漆嵌螺钿果盒
彩漆描金云龙纹菊瓣式盘
清干隆剔红蟠螭纹玦形盒
黑漆嵌螺钿间描金职贡图长方盒
剔彩龙凤集福葵瓣式盘
黑漆描金山水纹方胜式盘
填漆戗金云龙纹葵瓣式盘
剔黄寿春图圆盒
剔犀寿字云纹瓷胎尊
朱漆描金澡盆
剔红伯乐相马图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