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长干寺银椁与金棺概述

历史背景

北宋时期的长干寺银椁和金棺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存,出土于南京市大报恩寺遗址。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国佛教考古史上的空白,也为研究宋代佛教艺术和工艺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长干寺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在南北朝时期即已建立,其后历经多次毁建,至北宋时期再度繁荣。

出土背景

2008年,南京市政府在对大报恩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意外发现了这座保存完好的长干寺地宫。地宫内藏有一系列佛教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银椁和金棺。这两件文物不仅体现了宋代金银器制作的高超技艺,还承载了丰富的宗教文化信息。

银椁与金棺的结构特点

银椁

银椁整体呈长方形,由纯银打造而成,表面装饰精美繁复。椁身四周镶嵌有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椁盖顶部雕刻着莲花图案,象征纯洁与神圣,而四面则刻有佛教经文和佛像,这些细节均体现了佛教信仰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影响。

金棺

金棺位于银椁内部,同样采用黄金制成,体积较小但工艺更加精细。棺体上布满了复杂的浮雕纹饰,包括云纹、水波纹以及各种吉祥图案。棺盖中央铸有一尊释迦牟尼坐像,双手结禅定印,面容慈祥庄严。金棺内部存放着舍利子,这是佛教徒修行的最高目标之一,也是佛教信仰的核心象征。

艺术价值与工艺技术

艺术风格

长干寺银椁和金棺的艺术风格融合了唐代的雄浑大气与宋代的精致细腻。其造型规整,比例协调,线条流畅,充分展示了宋代工匠高超的设计能力。尤其是金银器表面的装饰手法,如錾刻、镶嵌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整个作品既富丽堂皇又不失典雅之气。

工艺技术

从工艺角度来看,银椁和金棺代表了宋代金银器制作的巅峰成就。金银器的成型需要经过熔炼、锻造、焊接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和技术熟练度。此外,镶嵌工艺更是考验匠人的耐心与细心,珍珠和宝石的排列不仅要美观,还要确保牢固耐用。

文化意义与学术价值

佛教文化的传播

长干寺银椁和金棺不仅是佛教艺术的杰作,也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见证。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特别是舍利子的供奉,反映了佛教信徒对于生死轮回的理解和追求。

历史研究价值

这两件文物为研究宋代社会经济、宗教信仰以及工艺美术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通过对银椁和金棺的研究,学者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佛教寺院的管理模式。同时,它们也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宋代社会图景。

总结

北宋·长干寺银椁和金棺以其精美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它们不仅展示了宋代金银器制作的卓越技艺,也传递了佛教思想的精髓。未来,随着更多考古工作的开展,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发现来丰富我们对这一时代的认知。

    北宋•长干寺银椁、金棺
  • 作者:
  • 年代:
  • 种类: 金银铜器
  • 规格: 银椁通高19cm,长18.3 cm,宽10.5 cm 金棺通高7.1 cm,长13.2 cm,宽6.1 cm
  • 材质:
  • 博物馆: 南京市博物总馆
  • 标签: 北宋 金棺

猜你喜欢

北宋金龙
南宋镂雕龙纹銮金银簪
金耳坠
埋葬皇冠的一部分
宋银手饰
金镯
镀金荔枝纹银带板
南宋至元银鎏金花鸟纹茶盏及盏托
装饰
北宋•长干寺鎏金莲花宝子银香炉
发夹和耳勺
南宋•月影梅纹银盘
胸针
花形酒杯和立场
菩萨观世音菩萨(观音)
银盒
船上有龙弗里兹
金耳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