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行书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质地:
本幅纸释文:
鱼枕冠颂。莹净鱼枕冠。细观初何物。形气偶相值。忽然而为鱼。不幸遭冈罟。剖鱼而得枕。方其得枕时。是枕非复鱼。汤火就模范。巉然冠五岳。方其为冠时。是冠非复枕。成坏无穷已。究竟亦非冠。假使未变坏。送与无发人。簪导无所施。是名为何物。我观此幻身。已作露电观。而况身外物。露电亦无有。佛子慈愍故。愿受我此冠。若见冠非冠。则知我非我。五浊烦恼中。清净常欢喜。仆在黄冈时戏作此等语十数篇。渐复忘之。元祐三年(西元一0八八年)八月廿九日同僚早出。独坐玉堂。忽忆此二首。聊复录之。翰林学士眉山苏轼记。印记资料:
收传印记:虞集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杨维祯;题跋位置:本幅;款识:至正三年(西元一三四三年)冬十月朔。铁心道人识于钱唐湖上;书体:行书;全文:馀读苏玉局在玉堂所写维摩赞。魫冠颂二首。而知是老游戏人间。世其所见。卓然独立乎。造是物者之表。虽东方曼倩。号为滑稽之雄。岂能及哉。玉堂瘴海一升一沉。世间以为利害祸福者。又岂足以入其舍哉。世以是老之学。溺般若。而不知般若之学。不能出其文字之妙也。吁。维摩欲以无语现不二门。而是老欲以横说竖说现妙喜语默虽殊。三昧一也。故会是灋者所至。为玉堂净土。不然者虽玉堂净土忧海而已耳。至正三年(西元一三四三年)冬十月朔。铁心道人识于钱唐湖上。印记:铁心道人、廉夫、会稽杨维祯印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黄杰先生遗赠文物目录,页172 收藏着录: 林志钧,〈三希堂帖考〉,《帖考》,(台北:华正书局,1985年),页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