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行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晋王珣书。(楷书)。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羣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行书)。

印记资料:

鑑藏宝玺:三希堂
鑑藏宝玺:研露
鑑藏宝玺:稽古右文之玺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清高宗;题跋位置:本幅;款识:无;;书体:隶书;全文:家学世范。草圣有传。宣和书谱。印记:乾隆宸翰、几暇临池、耽书是宿缘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董其昌;题跋位置:本幅;款识:延陵王肯堂。;书体:行书;全文:右晋尚书令。谥献穆王元琳书。纸墨发光。笔法遒逸。古色照人。望而知为晋人手泽。经唐历宋人主崇尚翰墨。收括民间珍祕。归于天府。不知其几矣。而尚有遗逸如此卷者。即赏鉴家如老米辈亦未之见。吾于此有深感焉。元琳书名。当时颇为弟珉所揜。故为之语曰。法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法护珣小字。僧弥珉小字也。此帖之遶。颇为近世王穉登山人滥觞。其劣于乃弟得无谓是。乙巳(西元一六0五年)冬十二月至新安。吴新宇中祕出示。留赏信宿。书以归之。延陵王肯堂。印记:王肯堂印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清高宗;题跋位置:本幅;款识:御识;书体:行书;全文: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况晋人耶。内府所藏右军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茧纸家风。信堪并美。几馀清赏。亦临池一助也。御识。印记:乾隆宸翰、涵虚朗鑑

题跋类别:题跋;作者:清高宗;题跋位置:本幅;款识:御笔又识;书体:行书;全文:乾隆丙寅(西元一七四六年)春月。获王珣此帖。遂与快雪、中秋二蹟并藏养心殿温室中。颜曰三希堂。御笔又识。印记:干、隆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黄杰先生遗赠文物目录,页172 收藏着录: 林志钧,〈三希堂帖考〉,《帖考》,(台北:华正书局,1985年),页219-220
文章标签: 印记 行书 题跋 全文 书体 乾隆 王珣 西元

猜你喜欢

晋 王珣 伯远帖
晋 王珣 伯远帖
伯远帖
王珣行书伯远帖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二) 册 晋王珣伯远帖
宋拓大观帖(二) 册 晋王珣三月帖
宋拓大观帖(三) 册 晋王循秋月帖
宋搨武冈帖(二) 册 晋王循七月帖
宋搨武冈帖(三) 册 晋司徒王询三月帖
月仪帖(章草)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二) 册 晋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平复帖
宋拓晋唐小楷 册 王羲之乐毅论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二) 册 晋王羲之七月都下二帖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一) 册 晋王羲之行穰帖
平复帖卷
十七帖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二) 册 晋王献之送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