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草书,楷书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方幅式)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质地:
本幅纸释文:
(都下帖)得都下九日书。见桓公当阳去月九日书。久当至洛。但运迟可忧耳。蔡公遂委笃。又加带下。日数十行。深可忧虑。得仁祖廿六日问。疾更委笃。深可忧。当今人物眇然。而艰疾若此。令人短气。(谢光禄帖)谢光禄亦垂命可忧。念念。一朝奄忽伤人怀。今年彫落可哀歎。(草书)。桓公者。桓温也。晋穆帝永和十二年。以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诸军讨姚襄。帖所云桓公当阳者是也。温以是年秋八月。破姚襄于伊水。遂入洛。方其被命半年。尚未入洛。而意其必能克敌。故云久当至洛也。蔡公者蔡谟也。谟数议防虏。甚有算略。为国倚重。以永和十二年卒。故云蔡公遂委笃也。顾汝和以蔡公为谢琰。按琰以破苻坚封望蔡公。在孝武帝太元八年。远出桓公至洛后。又琰封望蔡公。非封蔡公。决知非琰也。仁祖。谢尚也。桓温北平洛阳。请尚都督司州诸军事。将镇洛阳。以疾不行。故云疾更委笃也。右军有桓公至洛。及桓公摧寇罔不如志两帖。此云久当至洛。则尚未至洛。当在两帖之前也。大观以谢光禄亦垂命合上为一帖。此帖语势。实援上来。即非一帖。亦定是一时语。今年彫落可哀歎。即当今人物眇然。而艰疾若此。令人短气之意。故仍以丽桓公后。(楷书)。印记资料:
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御书房),第四册,页2128-2129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