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草书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方幅式)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质地:
本幅绢释文: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阨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媿俯伏。以自悔罪于尘车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惟大丞相卫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阨之人。侥倖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不意。以惊骇而夸曜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恒圭衮裳。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公施社稷。勒之金石。拨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上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公在致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雔。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然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列。所以铭鼎彝而被絃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馀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常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吴郡董良史书。印记资料:
作者印记:述夫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签;作者:文宁;位置: 封面;河南巡抚臣文宁恭进;书体:隶书;全文:董良史墨蹟。河南巡抚臣文宁恭进。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6 参考书目: 1.张光宾,〈故宫博物院阅读书画笔记 — 两件法书作者题名探讨〉,《故宫季刊》,第九卷第一期(1974年秋),页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