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清 乾隆 四年: 公元1739年 说明:全器雕成一节竹片形,纹饰雕工细致精巧。正面浮雕芦雁图,在参差错落的芦苇中,六只鸿雁或飞翔,或游水,或觅食,或昂首。凹面高浮雕兰亭修禊图,于山水竹石楼阁间,数十人物或站,或坐,或卧,或展卷,或执笔,或取曲水中之流觞,不一而足。凹面左侧下方竹肉部位沿直线阴刻填黑楷款:「乾隆己未季冬,小臣黄振效恭制。」乾隆己未是乾隆四年(1739)。凹面纹饰乃描绘发生在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上巳(初三日),王羲之(303-379)与谢安(320-385)、孙绰(320-377)等人在山阴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举行祓禊之礼(在水边戒浴的礼仪)后,曲水流觞聚饮。此次的文人雅聚,因为「兰亭序帖」的流传而名闻遐迩,再加上唐太宗(598-649)的推崇,萧翼赚兰亭及赵孟坚(1199-1295)落水兰亭序帖未湿的故事,更使得王羲之「兰亭修禊」的故事脍炙人口,千古传颂。黄振效是来自广东的牙匠,乾隆年间在内务府造办处供役,根据《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文件》的记载,他于乾隆三年(1738)正月二十四日所登录的钱粮银是每月三两,乾隆四年(1739)四月二十六日则赏升为每月八两。乾隆七年(1742)黄振效乞求将家眷接到北京,以便「永为报效」。乾隆八年(1742)三、四月他开始生病,遂居家调养十个多月仍不见好转,乾隆九年(1743)二月皇帝见他素日工作勤谨,虽然暂时停止他的月俸,仍然每月赏银三两作为调养之费,广东的安家银则照常发给 。可能病势实在沉重,遂于五月十一日被送回广东,其后一去不返 。 款识:器身记事:乾隆己未季冬小臣黄效振恭制 参考:《故宫文物月刊》384期《故宫文物月刊》编辑部国立故宫博物院2015/03;《匠心与仙工:明清雕刻展【象牙犀角篇】》嵇若昕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9/11;《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冯明珠主编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0/09;(赴美展图录)Possessing the Past: 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Wen C. Fong, James C.Y. Watt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1996/05;(赴美展导册)Splendors of imperial China: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Hearn Maxwell K.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1996/03;《故宫珍玩选萃》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1971/08
文章标签: 兰亭 乾隆 故宫博物院 广东

猜你喜欢

独角兽的卧姿图
鎏金錾花爵
微型花瓶
铜镀金倭角食盒
铜蚰龙耳圈足炉
分层盒子
五子登科铜镜
葡萄酒船
铜镀金染牙箱童子风扇
铜投壶3
铜蚰龙耳圈足炉3
地平经纬赤道日晷仪
清中期铜错金银天鸡尊
兽耳八卦铜壶滴漏
香炉
香炉
「方正」铭文薛赞王造镜
铜豆(缺盖)
1.0633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