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明中期: 公元1435-1460年
说明:大凤尾瓶,喇叭式大撇口,长颈,橄榄式长腹,小底;肩颈部有棱纹为分,而上腹部中央一道明显的凸棱纹,棱痕以下斜收至底,近底处作一道与底同宽的凸箍棱。足圈削成,无釉,不甚平整;内墙斜收,并接另片带釉的内底。体厚实,重逾13公斤。口缘、腹接棱处均有旧伤补痕。外壁雕刻密布,颈部上段于口下为数道弦纹,下接长蕉叶纹,上腹部作剔地拱花的转枝牡丹花叶纹,大朵花叶布置匀称而平整,花纹下的地子略现浅淡的斜线雕痕。腹棱下阴刻较细小的缠枝花叶纹,刻痕浅而部分模糊。下腹部为长条状密接的莲瓣纹。全器色略乳浊而深沈,部分焦黯无光泽。全器造型、花纹与戴维德基金会所藏景泰五年的凤尾瓶十分相似。
款识:
参考:《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蔡玫芬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9/05
文章标签:
花纹
颈部
腹部
部分
龙泉窑
撇口
凤尾瓶
长颈
景泰
橄榄式
基金会
小底
戴维德
口缘
喇叭
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