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清康熙: 公元1662-1722年 说明:颈直长略粗,口稍外撇,与肩相接成圆耸,顺着线条而下腹部内收,至足稍向外伸延,器身有如挺立的观音像,因而称之为观音瓶。此类红釉烧造时往往容易釉流至足下,有此现象者往往将足磨切整平。此类红釉据称为多层釉所构成,最贴近胎之一层为白釉,依次为浅黄、绿、大红釉,最外一层为透明玻璃釉。由于是铜红发色,容易受火焰的影响而成各种变化,能有如此红艳的发色,非常难得。其变化多,在口缘釉流成薄如灯心,红釉渐次流下,直到足积厚而成红紫,在中段红釉流淌所呈的现象,有如牛血丝丝凝结,因而西洋人称之为「牛血红」。铜红釉在永乐、宣德时烧造得极为成功,愈往后愈不如前。直到康熙时,由郎延极任江西巡抚,兼管景德镇时,烧出红艳生动的铜红釉,这种釉的烧成相当困难,因此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而将其归之于监督官的功劳,因此以监督官的姓冠之于此类产品,称之为「郎窑红」。康熙后期出现的豇豆红及雍正以后的铜红釉又转成另一类,但属于铜红釉的在后来往往全以「郎窑红」称之,可见其成就。 款识: 参考:《国宝菁华 器物篇》主编/林柏亭;文字撰述/吕世浩、余佩瑾、施静菲、陈玉秀、陈慧霞、张丽端、嵇若昕、游国庆、廖宝秀、杨美莉、邓淑苹、蔡玫芬国立故宫博物院2006/12;《故宫文物月刊》246期(赴德展)器物处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3/09
文章标签: 红釉 康熙 烧造 现象

猜你喜欢

油红御制诗盖碗
绿地粉彩荷花纹花盆
五彩花鸟长方瓷板
黄地粉彩五福捧寿纹奓斗
黄地粉彩红蝠纹碗
仿定窑白釉三牺尊
德化窑白釉暗刻牡丹纹盘
粉彩壁瓶1
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
粉彩壁瓶2
青花洞石楸叶诗句盘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
宜兴窑邵亮生款紫砂圆壶
五彩仕女圆瓷板
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碗
粉彩壁瓶
宜兴窑石楳款紫砂胎镶玉槟榔木壶
文竹釉开光双耳壁瓶
0.689524s